美元預演逆轉行情 全球市場一日驚魂

2009-10-28 09:02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肖燕

  隨著熱錢不斷涌入香港,香港金管局昨日下午再次向市場注資42.63億港元,這已是金管局本月第27次入市干預。記者 時娜 攝

  美元會帶來什麼樣的危機?過去兩天的市場表現為投資人上了絕好一課。

  來自銀行股的一些利空消息,讓美股在過去兩周的季報高峰過後疲態盡顯,遭遇“黑色星期一”。連續兩個交易日的大跌,也使得股市自本月初以來的一波上漲小高潮戛然而止。

  更糟的是,市場的陡然下跌讓大量以美元作為融資貨幣的套利交易急於拋售高收益資産平倉,從而進一步放大了股市的跌幅。受此影響,歐洲、亞太等地股市昨日也全線大跌,而油價則從82美元附近跌至78美元一線。

  美元“小試牛刀”

  過去幾個月,隨著股市一路上漲,美元也在不斷延續著下跌的步伐。上周,美元指數一度跌破75,為14個月以來新低。歐元對美元也在上週五盤中一舉突破1.50大關,為去年8月初以來首見。

  不過,隨著股市和油價上週五大跌,連續走低的美元近日似乎出現了一線轉機。儘管週一關於中國可能進一步減持美元儲備的報道一度令美元承壓,但在當日尾盤,美元匯價大幅反彈。

  週一紐約匯市尾盤,在電子交易平臺交易的歐元對美元下跌0.9%,報1.4863,為8月7日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天。當日盤中,歐元對美元一度升至14個月高位1.5064。美元對日元則上漲0.1%,至92上方,此前一度達到92.29的一個月高點。

  依據一籃子貿易夥伴貨幣編制的美元指數週一則大漲0.7%,至76上方,為一個多月來最大單日漲幅。

  對於美元的陡然反彈,紐約梅隆銀行全球外匯策略部董事總經理沙恩卡表示,這説明市場整體的風險意願出現逆轉。沙恩卡注意到,針對歐元等貨幣的多頭開始平倉獲利,同時一些市場人士在本週四美國公佈第三季GDP數據公佈前也更趨謹慎。

  昨日歐洲早盤,美元指數微跌0.2%,至75.8附近。

  股市油價遭殃

  分析師表示,週一美股大幅下跌,最初是因為銀行股下跌所累。但隨著股市跌幅擴大,美元套利交易的平倉活動明顯增加,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股市的下跌。

  美股週一開盤一度走強,但在上午晚些時候開始轉入下跌,最終以大幅下挫收盤。美國銀行股價大跌5.1%,摩根大通也跌了3.1%。市場擔心美國銀行可能需要籌集更多資本,同時銀行業還傳來了其他利空消息。

  道指週一收跌104.22點,至9867.96點,跌幅1.1%,為6月16日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上百點的情況。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1.2%,至1066.95點。納指跌0.6%。

  美元的反彈也拖累大宗商品價格普跌。國際油價週一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原油期貨收于78.68美元,下跌1.82美元。當天標普500指數能源分類指數大跌1.5%。昨日電子盤中,12月份原油合約基本持平,報78.7美元附近。

  歐洲股市週一也全線大跌,倫敦富時100指數跌1%,法蘭克福DAX指數跌1.7%,巴黎CAC40指數跌1.7%。週二早盤,三大指數小幅回升。

  亞太股市週二則全軍覆沒。東京、香港、雪梨以及中國內地股市領跌。A股收挫2.8%;東京股市跌1.5%,創三周來最大跌幅;澳大利亞股市大跌1.6%;中國香港股市跌1.9%,中國臺北股市跌0.1%。韓國股市跌0.5%。新加坡、印尼、印度等股市跌幅也都超過1%。

  算總賬時機未到

  在很多人看來,美元的“急速無序”下跌是可能打斷目前股市升勢的一大風險。但在本週,金融市場卻上演了截然相反的一幕,美元在連續下跌後的陡然大幅反彈,引得股市油價跳水聲一片。

  分析師認為,這主要緣于美元作為套利交易融資貨幣的新角色,其原理與以往的日元一樣。在美元利率低企的背景下,投資人都傾向於借入低廉的美元資金,轉而投資于其他高收益的資産,如股票、商品等。但是一旦市場出現短期大幅波動,套利交易往往會迅速平倉,反過來會進一步加劇和放大市場的動蕩。

  紐約大學著名教授魯比尼本週警告説,當前基於美元的套利交易在全球氾濫,但美元跌勢不可能長期持續,一旦逆轉,將給全球的資産價格帶來崩盤的風險。

  魯比尼指出,資産價格已被成本低廉的資金不斷推高,但問題是,美元不可能無限下跌,而一旦美元跌勢出現逆轉,“全球市場會發生崩盤”。

  不過,不少市場人士並未就此認為股市的上漲到了盡頭,很多人依然看好後市。

  紐約投資公司Strategas的首席策略師特雷納特表示,只要各國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依然就位,股市就還有得漲。他表示,眼下他會告訴公司的客戶,在目前的流動性驅動市況下,做空比做多要危險得多,這樣的狀況可能持續數月。

  魯比尼也補充説,美元逆轉引發金融資産價格崩盤的情況還不大可能很快發生,因為實體經濟依然脆弱,美聯儲依然很可能在較長時間內將利率維持于接近於零的水準。(記者 朱周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