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爺”:港粵創新科技合作前景令人憧憬

2011-09-05 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之行帶來促進內地與香港攜手合作發展共贏的“六點”、“36招”。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最新網志中暢談創新科技發展,指出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提出全力支援香港發展新興産業,國家亦計劃加快發展包括珠三角在內的區域創新中心,這就意味著:香港必須與珠三角加強創新科技的合作。這是香港近年來致力發展的方向,他更以比亞迪落戶科技園,並擬出租一輛比亞迪K9型巴士給九巴試行6個月為例,點出粵港創新科技合作及發展前景令人憧憬。

  曾俊華指出,加強創新科技上的合作,粵港早有共識。雙方去年簽署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提出,要在2020年前將珠三角地區打造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區域之一。至於能否達到目標,關鍵就在雙方在創新科技産業上的合作,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領域,是電動車的研發。

  他續説,香港近年從民間到政府都日益關注環境保護,這既是由於大家都越來越感受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也是由於察覺到環保可以催生新興産業,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早在09年4月,當局就成立了“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政府亦帶頭使用更多電動車,不過要廣泛地使用電動車,首先要有足夠的充電站。委員會已經成立工作小組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商業和住宅樓宇的停車場提供充電設施,並已成功在香港設立超過300個充電點,遍佈港九新界18區供市民使用。

  曾俊華指,電動車亦還有技術難題要克服,例如充電時間過長,但亦正好意味著:電動車的研發大有文章可做。現在的科技使大部分在市面上推出的電動車的最高里程超過100公里。這大致可以符合香港一般非商業用家的要求。去年,香港一家電力供貨商推出了香港第一個用作技術測試的電動車快速充電器,只需15分鐘就可以完成充電。隨著電池科技的日漸成熟,使用電動車的前景將非常廣闊。

  內地也在銳意發展電動車,曾俊華指出,比亞迪(BYD)不久前在科技園落戶。這不能僅看作是一個項目上的合作,而是港粵加強創新科技産業合作的展示。比亞迪到科技園設立電動汽車研發中心,是在香港進行研發的起步點。他們準備從深圳調派專業研發人員到來,與香港科研機構對接,共同研發。

  他特別點出,上月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期間,見證了比亞迪與香港汽車零部件研究及發展中心(APAS)、香港生産力促進局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簽訂了共同研發電動車合作意向備忘錄,同意把比亞迪研發的電動汽車與香港研發的汽車配件互相結合,應用到未來的新産品上。比亞迪還與九巴商議,擬出租一輛比亞迪K9型巴士給九巴試行6個月。這輛巴士也將是港深合作成果,會安裝上APAS、香港生産力促進局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的研發配件。據悉,這巴士將會行走尖沙咀至葵芳線。

  曾俊華直言,環保汽車是“十二五”規劃內重點發展的7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隨著大珠三角地區經濟急速發展,對創新科技的需求不斷上升,科研成果商品化有巨大的潛力。比亞迪與香港的合作,前景令人憧憬。

  九巴發言人指,九巴出資與比亞迪共同研發的電動巴士將來港測試,但入境日期、測試時間及行駛路線仍未決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