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Bond購44手獲全配 首派息料收萬二

2011-07-27 11: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有高達15.5萬人申請、認購總額達131.58億元的通脹掛鉤債券iBond,26日提前一天公佈認購詳情。今次iBond不但做到“一人一手”,即使認購44手,都全數獲得分配,尚有千多人獲額外多分1手,即最多獲配發45手。以獲44手iBond的市民而言,按市場估計逾5厘半平均通脹率推算,1年獲派息2.4萬元,明年1月將首次獲派半年利息,料逾1.2萬元。

  雖然iBond錄得超購,但特區政府並無因此加碼,仍維持100億元的發行上限。特區政府指出,在所有有效申請中,凡認購33手或以下iBond,均將獲全數分配;認購手數在33手或以下的申請共有15萬餘份。

  至於認購手數達44手以上的申請,則有4966份,每份申請均將獲發44手債券,經抽籤後,其中1344份申請將獲配發多一手債券。以15萬人認購推算,平均認購6手或以下者才獲全數配發,今次做到認購44手都獲全數配發,反映大部分的認購均屬細額認購,符合政府協助小市民迎抗通脹的原意。

  iBond將於本週四發行,週五上市。按既定時間表,配售銀行須于本週四起5個工作天內完成通知客戶的配發結果,鋻於特區政府早了一天公佈有關詳情,配售行最快亦可於今天起開始通知客戶有關詳情。

  iBond是次成功認購率達99.8%,平均認購金額為8.4萬元。其中,經銀行認購的平均金額約8萬元;經由經紀行認購的平均金額則近21萬元。重復認購個案共有365宗,另有少於10宗因認購人寫錯自己的身分證號碼,而導致他人的申請變為重復個案,但受害者經查明後申請繼續有效。

  持有iBond的市民除可透過經紀在港交所買賣iBond,亦可到擔任市場莊家的配售銀行買賣。對於iBond上市後於二手市場的價格表現,渣打東北亞區定息收入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馮思果表示,鋻於現時市場利率低企,加上對通脹升溫預期,估計iBond價格表現向好,或會高於105,部分投資者可能會先行沽貨獲利,以致iBond初期的交投會較為活躍,直至二至三周後找到一個平衡點。

  另有市場人士指,iBond首年平均利息至少達4、5厘,合理價格應為104、105,但問題是銀行未必願意開太高價買入iBond;認為若iBond價格高於105,投資者可考慮沽貨,因為iBond主要是賺首年通脹,料第二年價格將會向下,除非投資者很多閒錢,又預期通脹加劇。

  由於認購iBond超過15萬人,這批投資者是銀行爭取的客戶,料陸續有銀行推出優惠吸納未能獲分配到iBond的資金,花旗銀行便率先推出認購iBond退款定存利率優惠,3及6個月定存息介乎1厘至1厘3。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