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幣離岸債市增長空間大

2010-08-23 10: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隨著香港開放人民幣賬戶資本轉賬不設限制後,人民幣金融産品排山倒海出臺。渣打香港東北亞區定息收入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馮思果表示,目前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債券市場餘額僅40億美元,雖難以短期內追上內地高達2.9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但他認為,按目前情況推算,香港離岸人債餘額未來將有至少達10倍至20倍的增長空間。

  馮思果指,內地債市規模龐大,每日交易量約1000億美元,債市餘額達2.9萬億美元,在亞洲地區之中,僅排名于日本之後,預期內地債市餘額每年的增速高達30%。而香港離岸的債市餘額僅40億美元,每日交易量不足100萬美元,他認為,雖然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難以媲美內地,但發展空間非常龐大,未來將有至少達10倍至20倍的增長空間。

  自7月中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簽訂《修訂協議》後,香港的人民幣新産品中,其中一種為人民幣可交割遠期市場(Deliverable Forwards,簡稱DF),在合約上列明的金額和匯率等條款在指定日期以實物交收。馮思果預測,內地的DF市場每日交易量約60億美元,而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市場(Non-Deliverable Forwards,簡稱NDF)每日交易量約10億至20億美元。他指出,未來一段時間NDF市場仍然會存在,至於會否與香港市場拉近距離,則視乎內地監管制度對外的開放程度。而內地DF市場由發展至今愈來愈具規模,料對海外NDF市場構成互動影響,具有方向性的指導作用。

  香港開放人民幣戶口跨行轉賬及准許各企業開設人民幣戶口,使香港有條件建立人民幣拆息市場。馮思果指,目前業界正在商討建立香港同業的人民幣拆息市場;拆息市場漸成型之後,即具備一定程度的流動性和交易量後,衍生産品的發展空間將會更大。

  至於渣打的人民幣業務,馮思果指,整體人民幣業務增長快速,由於基數較小,近幾年在收入和交易量等方面,均以逾雙位數的速度增長;其中,貿易相關交易量較去年底增100倍,人民幣存款較去年底上升逾50%。人民幣急速發展的同時為港元帶來機遇,由於香港與內地環環相扣,因此港元資産也有計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在內,過往港元主要為美元的代替品,現時,受到人民幣升值帶動,香港的股市、樓市、資金流動性都與人民幣密不可分,反映香港具備條件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