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民幣回流閘門初啟 港人民幣業務料借勢而上

2010-08-18 10: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人民幣國際化又有新進展。央行17日正式對外公佈了海外人民幣回流的首個渠道——銀行間債券市場。此間分析人士認為,海外人民幣回流閘門初啟,香港人民幣業務料借勢而上。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關於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相關境外機構將被允許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試點,通知同時對試點期間境外機構的範圍、準入方式、投資運作模式等事項進行了明確和規範。

  對此,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認為,“這將進一步刺激人民幣的國際流通量和需求。”據估算,目前香港約有近1000億的人民幣存款,他預計一年內將會迅速增加,有望在明年翻一番達到2000億的規模。

  據他分析,目前世界各國正在調整外匯儲備,央行現時出臺人民幣的回流政策,將有利於各國調整檢視自己的人民幣持有儲備。而對於香港金管局,他“相信也會借此機會作出相應調整,購買人民幣債券”。

  溫天納説,預計在5至10年後,人民幣將會完全實現自由化和國際化。不過目前,他認為香港亟需從“創新的角度”發展人民幣業務。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也表示,“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個重要步驟。”他認為,目前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障礙就是“缺少投資渠道”。就香港而言,雖可以直接進行人民幣的貿易結算,但人民幣投資回報不高,事實上的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很小。

  他指出,上個月央行與中銀香港簽訂的《清算協議》為此次人民幣回流渠道的開拓做了很好的鋪墊,雖然“只是一小步,且僅限銀行間”,但這將刺激各銀行積極採取各種方式發展人民幣存款,甚至會提高有關利率,會為人民幣發展帶來良性互動影響。而他更認為對香港來説,特區政府應該把握機遇儘快推動政策的具體化施行,而各銀行首要任務是加快吸納存款。

  廖群估計,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每月都有較大增長,以此速度,預計年底將達“1300億元的規模”。至於此次首批獲批的額度,他認為可能不太高,只有100億至200億元的規模,但應會根據需求不斷提高。

  目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交易流通的債券品種包括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金融債券等十多個品種,是人民幣機構投資者進行流動性管理和資産負債管理的重要平臺。允許相關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可為境外機構依法獲得的人民幣資金提供一定的保值渠道,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的必要配套舉措,將有利於促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展。(胡潔)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