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面臨挑戰

2010-05-20 16:0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程軼文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最近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地區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發展漸入佳境。但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和高出美元和港元的利率,使該業務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

  4月簽訂的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指出,支援香港地區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中行報告指出,目前,香港地區銀行提供的人民幣業務品種主要包括存款、兌換、匯款、認購或買賣人民幣債券、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與融資等業務。香港金管局發佈的3月份貨幣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人民幣存款增加7.1%至3月底的708億元人民幣,市場認為,人民幣短期內升值的預期對此影響較大。

  報告還指出,目前香港加入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銀行已增至91家,其中包括所有17家臺資銀行的香港分行,較去年大幅上升。同時,香港銀行間人民幣貿易融資利率競爭及由此形成的離岸人民幣貸款利率初見端倪。與此同時,香港地區人民幣債券發行總額累計達380億元。

  由於近期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香港地區人民幣離岸業務也有所受限。

  為了讓銀行在現有條例下,開拓更多可經營的業務,今年2月香港金管局發出 《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監管原則及操作安排的詮釋》,除了存款、匯款和兌換有限制外,只要不涉及進出內地的跨境資金流動,參加行可按照香港的法規、監管要求及市場化因素發展人民幣業務。該《詮釋》進一步拓寬了香港地區銀行業的人民幣業務範圍。

  報告指出,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個體更願持有人民幣資産(如銀行存款或股票);而非人民幣負債(如貸款)。日前,記者了解到,香港地區的企業和個人在深圳轉存的人民幣增多。中銀報告指出,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利率略高於港元,但遠低於內地同期人民幣存款利率。人民幣資金流入內地銀行,抑制了香港人民幣存款的增速。

  人民幣貸款利率高於港元、美元,導致企業選擇以美元或港元借貸,抑制了對人民幣貿易融資和貸款的需求。(記者 黃惠敏)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