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也是一種投資方式

2010-05-20 08: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胡珊珊
  泰德威廉姆斯是美國棒球史上最偉大的擊球手之一,曾在1941年創下了單賽季平均擊打率.406的紀錄,也是過去70年裏惟一取得.400佳績的擊球手。在《擊球的科學》一書中,威廉姆斯解釋了他的擊球技巧。他將棒球場的擊球區劃分成77塊小格子,每塊格子只有棒球那麼大,當球落在“最佳”方格裏時,揮棒擊球,威廉姆斯知道,這將使他擊出.400的優績;當球落在“最差”方格裏時,即擊球區的外部低位角落時,揮棒擊球只能使他擊出.230的成績。

  通過研究泰德威廉姆斯的揮棒動作以及擊球姿勢,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股神巴菲特一直對泰德威廉姆斯敬佩有加,巴菲特經常把投資比喻成一系列商業擊球行為,他指出,要取得高於平均水準的業績,必須等待,直到企業進入“最佳擊球方格”裏才揮棒。巴菲特認為投資者經常對“壞球”揮棒,他們的業績也由此受到影響;有時,並非投資者認識不到“好球”的來臨,困難之處在於投資者總是忍不住要“揮棒”。

  巴菲特在商學院上課時,曾經説過,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把你一生擁有的投資次數限定為20次,記在一張考勤卡上,每用一次就少一次機會。在這樣的規則之下,你將會真正慎重地考慮你做的事情,你將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你真正想投資的項目上,這樣你的表現將會好很多。上述比喻裏面已經包含了成功的投資者所必須擁有的個性素質:自律、耐心、冷靜、獨立。很多時候,進行交易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抓住機會卻著實不易。等待也是一種策略,但執行的人很少。按照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芒格的説法就是,行動是人的天性。

  波段性的機會也許每隔幾年都會有,趨勢性的機會卻是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才有一次,一生中這樣的機會很有限。芒格説:“我們的經驗往往會驗證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只要做好準備,在人生中抓住幾個機會,迅速地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情,這輩子的財富就會得到極大的增長。”並且,在天上掉金子的時候,要用大桶接。在稀有的“黃金時機”,如果所有“揮棒”的條件都剛剛好,那麼就應該決心下很大的賭注,而絕不會小打小鬧,或者進行“小額的投機性投資”。(興業全球基金 鐘寧瑤)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