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看好港股次季表現 料一浪高過一浪

2010-04-01 10:08     來源:中新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港股在第一季最後一個交易日報跌收場,曾經升過70點,但全日要跌135點,以貼近最低位報收,報21239點,成交增至678.5億元。總結首季下跌634點或2.9%,期間大市表現反覆,指數曾一度升至22671點高位,但之後回落低至19423點,波幅3248點。

  投資者若在季初高位入市,以3月31日收市計則損失1432點;若在最低位入市,大市反彈至今則有1816點的回報。

  對於第二季的期望,英皇證券高級分析員植耀輝表示,市場仍憂慮內地加息措施,加上歐洲債務危機未徹底解決,故他預期港股第二季仍會波動,情況如第一季,會出現先高後低的局面。他指出,恒指有機會再跌穿20000點,低見19500點,而上望料只會見22000點。

  資深股評家黎偉成就對第二季大市抱樂觀看法,理由是首季大市雖曾跌穿20000點,但已迅速回復,展現“一浪高於一浪”的形態,加上企業業績理想,基金也需要買貨以提升基金回報,故相信第二季股市會向好,但由於世界盃效應,相信升幅不會太突出,高位約在22000點左右。

  國指3月31日跌16.6點,報12397.5點。藍籌股方面,匯控跌1.2%拖累大市,該股首季走勢也偏弱,與去年底比,錄得11.5%跌幅。恒生、港交所、神華是弱勢一族,股價較去年底分別跌5.7%、7%及11.7%。防守性強的公用股卻表現出眾,如中電、港燈、港鐵的股價,首季分別升5.8%、9.1%、9.7%。另外,國泰也升13%。

  總結首季,地産、內銀及內房股大都表現反覆,有波幅無升幅。升勢最強的股份就有復蘇概念強的出口股,包括利豐、思捷、招商局及中遠太平洋。最差就有聯通、神華及匯控。

  另外,新股福和收報2.7元,較招股價升17.4%,成交額達14.2億元,該股每手2000股,不計手續費,投資者每手賺800元,延續了新股近期的強勢。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