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貸重點輸血基建項目

2013-08-19 13: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林天泉

  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穩增長”重新成為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工作的第一重點,加大投資將成為下半年拉動經濟的最大“拉手”,新一輪投資已然“箭在弦上”。

  專家和銀行業人士表示,預計交通、水利、棚戶區改造等與民生、城鎮化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成為銀行信貸投放重點。但本輪投資不會“重蹈”4萬億覆轍,銀行信貸投放會在理性、審慎的前提下,下半年銀行信貸投放並不會過度寬鬆,預計2013全年新增信貸仍在8.5萬億—9萬億。

  各地基建投資“井噴”

  “穩增長成為各級政府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中央層面也認可了投資這把‘撒手锏’。”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權威人士如是説。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近期江蘇、安徽、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等多個省市或下發文件,或進行部署,或召開相關會議,要求各地加快“十二五”規劃鐵路、公路、機場的建設,做好與國家相關部門的銜接,並做好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儲備,以便促進投資的快速增長。

  根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各地已“出爐”的投資就超過5000億元。而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各地方政府就已陸續出臺了最近幾年的投資規劃,全國各省、市、區可統計的固定資産投資計劃已超過20萬億元。

  一位國有大行相關負責人也證實,今年以來,各家商業銀行都加大了對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信貸投放。一方面是來自地方政府的需求和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實體經濟等領域的有效信貸需求的確不足。

  “銀行信貸投資是有規劃和節奏的,我們必須把錢投放出去,而且基建項目貸款的品質相對有保障。”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基礎設施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回升。6月末,基礎設施行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6.6%,較上月末回升0.3個百分點。

  交通水利或成信貸重點

  新一輪投資“箭在弦上”,而在投資重點上,從中央到地方的態度卻前所未有地一致。新一輪投資重點突出,主要包括:“十二五”規劃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棚戶區改造、市政配套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等。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談及銀行信貸“用好增量”時強調,未來將重點支援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設等。

  銀行業內人士透露,多數商業銀行都已經為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留足了資金”,預計未來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等相關信貸投放料“井噴”。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合理的投資增速是實現經濟穩增長的關鍵因素,下半年銀行信貸應投向公路、水利、棚戶區改造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不會“重蹈”4萬億覆轍

  對於新一輪投資會否如此前的“4萬億”一樣引發盲目投資、催生泡沫等方面擔憂,不少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均認為,“本輪投資不同以往,商業銀行也理智得多,信貸投放也會趨於理性,不會重蹈‘4萬億’覆轍。”

  不少銀行業內人士都坦言,目前商業銀行對融資平臺貸款仍非常謹慎,相關的信貸投放已從此前的粗放型貸款轉向精細化管理。“經過此前4萬億的教訓,銀行不敢再隨便投放信貸,需要做嚴格評估再決定是否支援。”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宗良表示,“經濟增速要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就不可能缺少投資的拉動。”目前商業銀行並未出現大規模放鬆信貸支援基建項目的跡象。

  連平也預計,2013下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將保持基本平穩,對信貸增長構成一定程度支撐,銀行總體信貸環境不會明顯寬鬆。總體來看,預計2013全年新增貸款8.5萬億—9萬億元,餘額同比增長13.5%—14.3%。連平建議,在支援民生、城鎮化等建設時,還應該積極引入民間資本,改善社會融資結構,充分發揮民間資本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

  (□本報記者 陳瑩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