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事:一道清盤令勝過120張罰單

2013-08-19 09:53     來源:新京報     編輯:林天泉

  ■ 公司股事

  對洪良國際、中金再生、綠大地、萬福生科四家欺詐上市公司的查處結果便是A股市場與香港股市的差距所在。

  最近,香港證監會對中金再生的清盤案還在進一步發酵。8月12日,香港警方又拘捕了中金再生公司主席秦志威,目前中金再生一案已有4人被捕。前3人疑為前公司秘書林寶基、秦志威妻子兼非執董黎煥賢,以及公司財務董事馮嘉倫。由於中金再生清盤案是香港證監會首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2條法定權力尋求上市公司清盤,所以該案的進展情況格外引人關注。

  中金再生由秦志威夫婦于2000年共同創辦,主營廢鐵和廢銅回收,在廣東、江蘇等地設有基地。該公司于2009年6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今年1月28日,研究機構Glaucus發佈沽空報告指中金再生涉嫌誇大生意規模,建議“強烈沽售”,還給出“0港元”的目標價,中金再生其後停牌至今,停牌前報9.43港元。

  之所以對中金再生“大刑伺候”,是因為香港證監會查實中金再生在2009年IPO招股章程及該年年報中誇大自身財務狀況、業務規模及其主要附屬公司帶來的收益。

  這是繼洪良國際之後,又一家來自內地的欺詐上市公司被香港證監會逐出市場,尤其是對中金再生的清盤之舉,這意味著該公司也將因此解散。這對於當前擬赴港上市的企業是一種震懾:赴港上市可以,但弄虛作假必遭嚴懲。

  香港證監會對中金再生案的查處無疑讓國內監管機構自慚形穢。今年是中國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力度的一年,甚至被國內輿論認為是“鋼腕治市”。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A股市場已有120家公司因違規受到了證監會不同程度的處罰。而去年全年遭處罰的上市公司為96家,2011年只有73家。尤其是今年接連對綠大地案、萬福生科案這兩起欺詐上市案進行了處罰,並且在對萬福生科案的查處中,暫停萬福生科上市保薦機構平安證券保薦資格3個月,這是中國證監會首次行使這一處罰。有輿論對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掀起的“監管風暴”表示肯定,認為“處罰力度越來越大,處罰面也越來越廣”。不過,對比香港證監會對中金再生的清盤處理,投資者不難發現,A股市場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深度還遠遠不夠,以至中國證監會對120家公司的罰單加在一起都敵不過香港證監會的一道清盤令更有威力。

  不難看出,對洪良國際、中金再生、綠大地、萬福生科四家欺詐上市公司的查處結果便是A股市場與香港股市的差距所在。要不要向香港股市學習,要不要嚴懲欺詐上市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於A股市場來説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皮海洲(湖北 財經評論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