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貸糾紛頻發 民間金融市場亟待規範

2013-01-31 10:21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農曆新年將至,廈門翔安區新圩鎮上宅村村民許勇(化名)一家卻高興不起來:“去年將全部積蓄50多萬元拿去放貸,每月可以拿到7500元利息,沒想到對方做生意虧損,卷款跑路了。”

  許勇説,在上宅村,像他這樣將積蓄拿去放貸遭遇對方跑路的村民有上百戶。

  債務人叫葉水世,在新圩鎮是個名人,16歲就開始做生意,白手起家,20多歲就有了千萬以上資産,2011年,他以十多億元的價格買下145億元的不良資産,在當地引起轟動。

  許勇説:“葉水世平時為人不錯,生意做得很大,長期以來,他以月利2.5至3分的價格向周邊村民借款,以前都能按時償還本息,大家都很信任他,周邊一些村鎮的村民甚至將徵地補償款拿到他那裏放貸。”

  2012年10月中旬,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葉水世攜款出逃,不知去向。據當地村民的説法,葉水世未償還的民間借貸金額在8億元以上。

  記者從福建公安、法院等部門採訪了解到,近年來,在民間融資需求旺盛背景下,受高利驅動,民間借貸熱潮方興未艾,由此引發的借貸民事糾紛、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高利放貸等案件呈現多發態勢。

  民間融資出現“砍頭利息”

  位於福州市中心的一處高檔商品房樓盤“翰城國際”近日正面臨“爛尾”風險。在已經完成主體工程90%的情況下,因資金鏈斷裂,工程停工,開發商交房已逾期近兩年。

  記者採訪了解到,“翰城國際”2009年初開盤時均價每平方米才11000元,到2010年底已經飆升至近2萬元。由於樓盤位於福州最為繁華的五四路,主打小戶型公寓房,從開盤之日起就受到購房者追捧。而目前,業主正為訴訟維權做準備。

  “翰城國際”開發商係福建海富房地産開發公司,據福州市中級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負責人介紹説,2012年1月起,海富房地産公司控股股東因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債權人陸續向福州中院提起訴訟,涉案金額上億元。

  該負責人説:“因國家房地産調控政策,開發商特別是中小開發商向銀行融資困難,包括海富房地産公司在內的一些開發商轉而通過民間融資,向擔保公司、典當行等借高利貸,這些借款在合同上多體現為個人之間的普通借貸,而實際上均為擔保公司在運作,這些擔保公司以高額利息吸收民間資金,再以更高利息放貸給急需用款的企業和個人。”

  據介紹,這些民間借貸合同約定利率絕大多數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基準利率4倍的利息,最低月利率3分、最高月利率達1毛,甚至出借方還預先扣收一定期間的借款利息,即所謂的“砍頭利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