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業“病情”有所好轉

2013-01-31 10:1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范樂

  1月30日,歐洲銀行業傳來一則令金融市場振奮的利好消息:278家銀行提前兩年向歐洲央行償還了1372億歐元貸款,約佔歐洲央行在2011年底首輪“長期再融資操作”貸款總額的28%。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儘管“週邊國家”的一些重度“病號”仍未脫離險境,但歐洲銀行業“病情”總體上有所好轉。

  “長期再融資操作”貸款可謂歐洲銀行業的“救命錢”。一年多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與銀行業危機之間形成的惡性迴圈愈演愈烈,整個銀行業流動性出現嚴重不足,那些重債國的銀行更是命懸一線。面對如此大的系統性風險,剛剛走馬上任不久的德拉吉行長果斷主導歐洲中央銀行使出非常規“大手筆”:接連于2011年12月和翌年2月實施3年期、超低息和無限量的“長期再融資操作”,總共向800多家銀行發放了多達1萬億歐元貸款。首輪放貸4890億歐元,惠及523家銀行。

  此次278家銀行償還的正是歐洲央行發放的首輪貸款。這些提前還貸的銀行中,絕大多數是德國和北歐國家資質良好的銀行,而西班牙等南歐國家銀行的還貸比例僅佔其借貸量的10%,因而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由此可見,如同經濟運作狀況一樣,當前歐洲銀行業的健康狀況仍存在相當大的“南北鴻溝”。

  儘管如此,歐洲央行一年前的上述非常規行動等於給陷入困境的銀行業“雪中送炭”。此外,搖搖欲墜的西班牙銀行業成功從歐洲穩定機制獲得400億歐元救助資金,專門用於資本重組;希臘第二輪救助計劃中也包括其銀行重組所需專項資金;德拉吉行長曾誓言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歐元”,歐洲央行還力推所謂“直接貨幣交易”,即無限量購買重債國國債,充當“最後貸款人”……在這些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信心隨之提振,銀行業流動性嚴重不足的局面和業界“病情”逐漸得以緩解。

  據悉,2月7日銀行還將償還歐洲央行發放的第二輪貸款。一些業界人士分析説,歐洲銀行爭先提前還貸,意在向市場證明其財務狀況已有改善,並試圖淡化因持有歐洲央行貸款給其信譽帶來的負面影響。德意志銀行投資策略師薩拉維諾斯認為,此次貸款“回流”有助於激活歐洲債市。有報道説,截至1月20日,歐洲銀行業今年已發行債券36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高出45億歐元。其中1/3為高負債國家銀行所發行,而去年同期這些銀行發債規模幾乎為零。英國《金融時報》發自紐約的報道説,“為了追逐高回報,一些美國投資者正在搶購歐元區銀行新發行的債券。而在過去幾年裏,美國投資者因歐洲債務危機一直在回避這個市場,現在他們回來了。”

  另據荷蘭國際集團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最後四個月,回流到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等5個“週邊國家”的凈私人資金總額接近1000億歐元。與此相反的是,2012年前八個月這五個國家資金外流的總額達到了4060億歐元,幾乎是這些週邊經濟體國內生産總值的20%。2011年,週邊國家資金外流的總額為3000億歐元。

  歐洲銀行業終於初現曙光,德拉吉行長和歐洲央行的確功不可沒。但是,主權債務危機與銀行業危機之間的惡性迴圈並未徹底消除,特別是西班牙等週邊國家銀行的“有毒”資産仍在不斷加碼。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不久前發佈的《2013全球銀行業前景報告》就警告説,歐債危機依然是歐洲銀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一旦市場再度動蕩,將抑制投資者對歐洲銀行債券的購買需求。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