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20萬存款被子女取走 老太起訴北京農商行

2012-10-25 09:27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范樂

  昨天是重陽節,有一則新聞讓不少老人心寒。據媒體報道,北京通州張老太在銀行有20萬元存款,銀行卡一直放在兒子手中。多次向兒子要卡無果後,張老太去銀行查詢發現,存款已被人取走。為此,張老太將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訴至法院。南京某銀行卡業務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説,即使銀行卡和身份證都被子女拿走,但只要保管好取款密碼不泄漏,存款就不會被人取走,否則銀行就應承擔賠償責任。

  20萬元存進銀行兩天就被子女取走

  北京老太將銀行告上法庭要求賠償

  前日上午,通州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據張老太訴稱,她今年已73歲。2010年8月16日,她在被告北京農商行營業網點的櫃檯,將20萬元存入其名下的卡內。今年年初,她到銀行查詢,被告知存款已被他人分兩次取走。據了解,張老太存款“丟失”後,曾多次詢問兒子和女兒是否取了她的錢,但兒女一直不承認。今年4月1日,張老太到通州法院起訴女兒陳某,要求其返還20萬元。審理過程中,法院調取了2010年8月18日的《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儲蓄取款憑條》,取款人簽名處為“陳某”。庭審中,陳某稱其未取過母親的存款,並提出對取款憑條署名的“陳某”進行筆跡鑒定。經鑒定,結論為:兩個“陳某”簽名字跡不是同一人書寫。今年8月24日,通州法院據此駁回張老太的訴訟請求。

  起訴女兒未果後,張老太又將銀行告上法庭。她認為,被告銀行未盡到保障其賬戶內資金安全的義務,故將其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存款並賠償損失。庭審中,銀行代理人稱,張老太的兒子和女兒拿著其母親的身份證和銀行卡,以及他們自己的身份證,每人從賬戶中取走10萬元,然後分別存到自己的賬戶中。“根據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取款人所持手續完整,我方沒有理由不給對方取款。”銀行代理人表示,損失是原告自己對證件保管不善所致,應由其自己承擔,或者去找其兒女索賠。此案未當庭宣判。

  專家稱如不知密碼,存款應不會被取走

  提醒老年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取款密碼

  20萬元的養老錢存進銀行才兩天就被子女取走,讓人不免對銀行存款的安全産生懷疑,銀行該如何保障老年人的財産安全?老年人又該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為此,揚子晚報記者昨天採訪了南京某股份制銀行卡業務部門負責人。

  這位人士給記者介紹了銀行卡代取款的相關規定。他告訴記者,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如果是2萬元以下的取款,只要拿對方的銀行卡在ATM機憑密碼就可以取了;如果是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取款,直接拿對方的銀行卡在銀行櫃檯憑密碼也可取款;如果是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則必須拿存款人身份證、銀行卡和自己的身份證,憑密碼在櫃檯取款;如果取款20萬元以上,除以上要求外,還必須提前預約。這幾種取款方式,都必須要求代取款的人知道存款人的取款密碼。因此,不排除張老太泄漏了自己銀行卡取款密碼的可能。當然,如果銀行在核對密碼時把關不嚴,也要承擔責任。

  如果張老太沒有泄漏取款密碼,子女能否通過挂失她的取款密碼來取走這20萬呢?這位人士表示,子女確實可以挂失老人的取款密碼,但要把錢取走卻沒那麼容易。因為根據規定,在挂失密碼的7天之內,只有存款人本人才能重新設置銀行密碼,即使存款人行動不便,不能到銀行來重設密碼,銀行也可以提供到府服務,除非存款人神志不清,喪失了行動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規定,子女要想取走老人的存款,也必須要先出示公證,證明親屬或財産相關人員對老人的存款處置沒有異議,銀行才會讓子女取走老人的存款。因此,他提醒老年人,即便身份證和銀行卡都被人拿走,但只要取款密碼沒泄漏,自己就沒有過錯,銀行應為存款被人取款承擔賠償責任。所以,老年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取款密碼。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