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村金融服務調查

2012-02-06 10:4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范樂

  編者按: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我國農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後,特別要加快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農民貸款到底有多難?制約農民貸款的瓶頸在哪兒?日前,記者深入走訪湖北農村地區進行了實地調查。

  農村資金流失嚴重,農民貸款難上加難

  武漢漢南區的農民張還喜最近很沮喪,因為他貸款的事兒“黃”了。

  去年9月,他計劃承包幾畝魚池養水産。但向親朋好友東湊西借,仍缺10萬多元,於是他去銀行、信用社跑貸款。“貸款太難了,我前後跑了十幾趟了,二十多天,都是碰釘子,不是説手續不全,就是説銀行沒資金,貸不到錢,最終錯過了買苗、承包魚塘的時機。”

  為貸款發愁的還有湖北省房縣販運馬鈴薯的農民蔡煒。“要是當初能貸到錢,現在也許就不賣鮮馬鈴薯,而是開加工廠生産馬鈴薯粉絲了。”説到了貸款的困難,他心裏依然犯怵。

  2010年8月,蔡煒看到了加工馬鈴薯的商機,於是便找到了當地的銀行想貸款,但都被銀行拒絕了。“銀行説一戶最多能借到5萬元的信用貸款,超過部分必須提供貸款抵押。”而按照政策,他擁有的農村的房産、承包田等資産均不能正常評估、抵押。“可是5萬元怎麼夠?一個馬鈴薯基地加上一個配套粉絲加工廠投資至少得100多萬元,資金缺口幾十萬元。”蔡煒鬱悶道。

  記者調查發現,農民貸款難已經成為廣大農村的普遍現象。數據顯示,湖北省的縣域存貸比為40.2%,最低的甚至僅為11.3%。也就是説,在農村地區,只有四成甚至一成左右的當地存款轉化為貸款服務於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而其餘的絕大部分資金沒有留在農村。

  “這一現象歸根到底説明農村的金融服務存在問題。縣域的存款只有1/3用在了‘三農’上,剩餘大部分資金都流出農村、縣域。而且現在農村金融網點少,農民要跑到縣城去,貸款不方便。”湖北省委財辦副主任呂江文説。縣域貸款存款比例非常低,導致農民急需資金髮展的時候,貸款困難、手續繁瑣。

  銀行和仲介機構對農民貸款非常謹慎

  “一般情況的話,我們確實不願意貸款給農民,原因很複雜。畢竟農業是靠天吃飯,而且我們對農民的還貸能力有懷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農業銀行經理説。

  “農業生産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都太大了。”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一位負責人深表同感,“舉例來説,去年大旱讓很多地區糧食、魚蝦大量減産,不少農民沒賺到錢,根本還不上貸款。還有湖北天門的花菜、秭歸的臍橙嚴重滯銷,農行、信用社貸出錢去肯定又要打水漂。所以很多金融機構對待農民的貸款申請都會非常謹慎。”

  據了解,我國農業保險發展長期低迷,風險保障水準很低,農民在遭遇自然災害後,大都自負虧損,除了國家補貼外,往往沒有其他的收入。

  吉林農業大學的農村金融博士李景波表示,即便風調雨順,貸款給農民也多少有點“划不來”。“農業投資週期比較長,資金週轉比較慢,而且農業資本使用率比較低,比如耕耘機、收割機、脫粒機等設備,專用性比較強,單位成本卻很高。由於涉農金融機構針對農民發放的大部分都是信用貸款,一旦出現市場風險,很難有第二還款來源。”李景波説。

  湖北老河口市李樓鎮春雨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唐少東認為,農民貸款季節性比較強,而且貸款週期通常為一年,規律性的貸款規模加上潛在的風險,使得銀行更願意把錢貸給收益高、穩定的客戶,而不是農民。因此銀行提高了門檻、拉長了辦理時間、儘量把手續設計得極其繁瑣,讓農民知難而退。

  “農民貸款一般數額偏小,擔保、登記過戶的成本卻是固定的,所以很多擔保、仲介機構都不願意參與涉農貸款業務。”武漢大學農村金融研究者李斌説。

  相對於城市工商業而言,農村地區是信用缺失的重災區。農村個人信用檔案尚不健全,記錄系統尚不完善,部分農戶、涉農企業缺乏誠信意識,仍然存在故意逃債的現象。一些銀行、信用社因為害怕産生不良貸款,儘量拒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貸款申請。

  農村金融機構“偏農離農”,成為農村資金的“抽水機”

  記者調查發現,除農戶抵押物不足外,農村資金外流和農村信貸資金不足是貸款難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農村,提供信貸服務的金融機構有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信用合作社、新組建的郵政儲蓄銀行以及在部分地區試點開辦的村鎮銀行。此外,大量依靠民間借貸。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分別代表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種類型。2006年底開放農村金融市場以後,進入門檻的降低使農村金融市場供給主體日益多元化。而隨著新農村建設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各地區相繼出現了村鎮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這些農村正規金融似乎都不自覺地遵循著‘偏農離農’的路徑。比如郵政儲蓄‘只存不貸’,只是簡單地把並不豐富的農村資金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城市,而對農村則缺乏支援。”華中農業大學陶建平教授説。

  目前,我國農村政策性金融,主要供給單位是農村發展銀行。而事實上,它只是將業務重點放在了糧棉油收購方面,真正供給“三農”的信貸資金數量很少,農業發展銀行在縣域以下並沒有網點。

  而國有商業銀行方面,特別是農業銀行,一方面提高了貸款的門檻,一方面撤銷合併了縣以及縣以下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紛紛將信貸業務轉向了城市。4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網點陸續從縣域撤並,從業人員逐漸精簡,部分農村金融機構也將信貸業務轉向城市。數據顯示,2007年末,全國縣域金融機構的網點數為12.4萬個,比2004年減少9811個。

  比如湖北荊州,農行2003年在該市96個行政鄉鎮的營業網點覆蓋率為100%,而2009年已銳減至41.67%,只有40個,一半以上的鄉鎮網點被撤銷、合併。很多農區、貧困地區的鄉鎮,除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外基本沒有其他金融機構網點。農民和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農村信用社採用的商業化經營模式將從農村市場吸收的資金,向收益較高的或非農部門流動,有貸款需求的農戶和農村微型企業則難以得到金融支援。本來就資金匱乏的農村地區,反而資金外流嚴重。2010年末,全國縣域貸款餘額12.3萬億元,在全國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的佔比為25%左右。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