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上市銀行豪擲千億買理財産品 疑為變相放貸

2011-09-13 09:01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上市銀行豪擲千億買理財産品 部分資金疑為變相發放貸款

  今年上半年,不僅投資者為理財産品瘋狂,銀行亦是如此。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共有5家上市銀行持有金融同業理財産品合計金額約1380.51億元。其中部分理財産品資金流向貸款企業,疑為變相發放貸款。

  上半年上市銀行對理財産品的投資堪稱大手筆。201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分別投入690.68億元、205.02億元、199.24億元、165.14億元、10.17億元資金購買金融同業理財産品,列入應收款項類投資。

  如若加上興業銀行可供出售金融資産項下持有的理財産品和信託計劃合計110.26億元,這5家上市銀行累計投入資金合計達1380.51億元。而在2010年6月末,共有4家上市銀行持有同業理財産品532.96億元,遠不及今年6月末的一半,彼時興業銀行亦未加入。

  除投資金額放大外,上半年上市銀行的投資品種亦不再局限于銀行同業的理財産品,還包括直接投資信託公司發行的資金信託計劃。

  興業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該行累計持有612.83億元資金信託計劃,其中106.11億元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産,506.72億元為應收款項類投資。據該行稱,該等産品的投資方向主要為信託公司作為資金受託管理人運作的信託貸款。

  “這相當於用自有資金髮放貸款。”深圳某股份制銀行資金交易部總經理稱,但與一般貸款不同的是,此類貸款在公司財務報表中體現為投資,而非貸款。

  今年6月末民生銀行亦持有10.17億元資金信託計劃,但民生銀行並未註明資金信託計劃的具體投資方向。

  據業內人士分析,直接投資于信託計劃而非其他銀行機構發行的銀信合作理財産品,其好處在於,此舉可以繞開監管部門對銀信合作理財産品的嚴格規定。去年7月份以來,監管部門下發多份文件規範和約束銀信合作業務,令銀信合作規模明顯受限。

  相比而言,其他幾家銀行表述得更為含混。有的銀行該項投資標的名稱為金融機構理財産品,有的表述為理財産品,並且未進一步透露理財産品資金投向,投資風險難以預料。

  但從規模來看,上市銀行投資理財産品的資金規模並不小。以南京銀行為例,南京銀行可供出售金融資産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餘額也不過在190億~250億元左右,而購買理財産品的資金卻高達到199.24億元。(記者 唐曜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