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三巨頭償付能力齊降或引融資潮

2011-09-02 13: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思羽

  A股上市的保險三巨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2011年中報近日悉數出齊。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受制于銀保新規、銀行高息攬儲等影響,壽險保費增長顯著放緩;而憑藉電銷等新渠道的發力,産險業務呈現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償付能力下降已成為三巨頭乃至保險業面臨的共同難題,巨大的資本缺口或預示保險行業下半年的融資潮還將持續。

  産壽險業績“冰火兩重天”

  透過中報數據,壽險業務今年以來受到的衝擊明顯可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已賺保費1948.49億,同比增長6.1%;平安壽險上半年保費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20.8%;太平洋壽險業務收入545.74億元,同比增長11.5%。三家公司的壽險保費增幅均遠低於去年同期增長水準。

  中銀國際研究員認為,一方面,今年以來市場利率的不斷提高對壽險産品的銷售産生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去年年底出臺的銀保新政對銀保渠道保費收入的影響加大,主要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上的新業務呈現負增長的局面。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上半年銀保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5%。但是,受銀保新規直接衝擊的首年保費同比下降5.8%。其中首年期交保費下降9.9%,首年躉交保費下降5.2%。平安壽險銀保業務規模同比下降17.3%,太平洋保險銀保渠道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3%。其中新保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8.3%。中國人壽副總裁蘇恒軒表示,上半年銀保新規對整個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銀保業務出現負增長,預計銀保業務下滑的趨勢下半年還會持續。此前,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上半年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也指出,鋻於銀行保險業務監管力度的加強,加上信貸緊縮、加息等因素,銀保業務增速放緩,預計短期內業務規模可能進一步下滑。

  相比之下,産險業務呈現高增長態勢。中國平安上半年財險業務實現凈利潤26.93億元,同比增長147.5%;中國太保財險業務實現承保利潤19.59億元,同比增長119.8%。

  財險業務盈利能力的改善,與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密不可分。平安財險實現保費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36%;太保産險實現保費收入32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中,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車險電銷業務增速分別高達92%和485%。另外,財險綜合成本率的下降也為承保盈利增添了砝碼。平安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2.9%,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太保産險綜合成本率91.1%,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

  業務格局影響盈利水準

  由於業務格局不同,上半年産險和壽險業務“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直接導致三大上市保險公司盈利水準的差異。具體來説,中國人壽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壽險業務,中國太保則是壽險和財産險齊頭並進,中國平安則注重保險、銀行、投資三大業務板塊均衡發展。中報數據顯示,3家公司中,中國人壽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三成,而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的凈利潤同比都是增長的。

  中國人壽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9.64億元,同比下降28.1%。中國人壽認為,業績下滑主要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導致的投資收益率下降和資産減值損失增加的影響,以及受“保險合同準備金計量基準收益率曲線”下行導致的傳統險準備金計提增加的影響。上半年,中國人壽的總投資收益率為4.5%,相比去年同期有明顯下降。其中,已實現金融資産收益凈額由去年同期的62.66億元大幅縮水至6.01億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