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存款3天狂減372億 知情人揭銀行暗戰內幕

2011-08-30 09:20     來源:浙江線上     編輯:王思羽

  又到月末,又是銀行“盤點”存款餘額的時候。

  每到這樣的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每一分錢都是銀行老總們眼中的“香餑餑”,關鍵時刻如何把存款餘額拉上去,各家銀行都“奇招迭出”——哪怕錢在銀行裏存一天都行。

  所以,最近剛剛公佈的一份統計顯示了這樣的“跌宕起伏”:在6月份的最後三天,整個溫州的銀行存款突然增加567億,但是到了7月1日,又一下減少372億。

  這背後,就是存款暗戰。

  “常規武器”攬存:高回報

  到了月末,溫州的各家銀行都是十八般“兵器”齊上,只要拉進存款就行。

  “常規武器”是高回報攬存。

  “月末存1000萬,現在的回報率至少是月息6分,高的甚至是9分。就算按6分算,1000萬存兩天,就能拿到4萬,這是存在銀行啊,最保險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負責人何總説,每到月末,他總是要湊幾千萬放在銀行,輕輕鬆鬆賺個一二十萬,又幫了朋友的忙。

  當然,何總説,這些“利息”是分兩部分的,一部分是正常的存款利息,另外一部分則是銀行私下給的“獎勵”。今年6月末,溫州一家銀行的一位支行行長,就因為違規群發短信“攬存”而被就地免職。但即便這樣,其他金融機構的攬存,還是在或明或暗,回報或高或低地進行著。

  除此以外,現在還有另外一種攬儲新思路:用理財産品來攬存:這些理財産品都是超短期,月初發售、月末到期、高收益,銀行利用募集期資金沉澱和到期資金回轉待劃的“時間差”,把這些錢“做成”存款。

  “暗器”攬存:讓錢“走慢些”

  相比這個“常規武器”,各個銀行還有不少“暗器”,來“增加”自己的存款。

  開廠的楊先生曾覺得奇怪,每到月底,他和業務夥伴互相匯款時,錢總要遲到那麼一天兩天。銀行會給出各種理由:你來的時間太遲了,你劃的錢,要明天才到賬;你要的錢數額比較大,需要預約……

  後來,楊先生問了銀行的朋友才搞明白,原來,就是為了把錢多留在自己的賬上,一些銀行千方百計來讓錢“走慢些”。

  相比這個辦法,有的銀行還想出了另外一個新思路:貸、存、再貸。

  銀行會把貸款放給符合要求的個人,比如通過房屋抵押,100萬貸給張老闆,但要求張老闆將錢重新存入銀行,銀行再通過“存貸掛鉤”的業務方式,又貸給張老闆90萬。

  一位通過這個渠道拿到存款的老闆説,其實明眼人一看,我們貸款人肯定不划算,這等於貸款兩次,而存款一次,貸款利率比存款利率高多了,“一般算下來,實際利率大概要達到月息1分在左右,但比起高利貸,這又算得了什麼?”

  溫州銀監:監控增加新指標

  正如前面説的那樣,每到月底月初,各家銀行的存款數額變化之大讓人咋舌。

  這份數據顯示,6月份最後三天,溫州的銀行存款增加了567.8億元,而整個6月份,該市的存款量也不過增加了433.4億元。這意味著,最後三天的增量,讓全月增量來了一個“絕地反擊”;而在7月份前三天,這些“短線”存款大多馬上撤走,特別是7月1日當天,溫州市存款量少了372.3億元。

  這種“不正常現象”已經引起溫州銀監部門注意,本月起,新的監控體系就將發揮作用。

  相關人士透露,本月起,溫州銀監分局不但要求在該市550個銀行網點懸挂“高息攬存違規”的提示牌,公佈舉報熱線電話,還將投入一套新的監測體系。

  據介紹,新監測體系中,將有三個新指標:其中,“月度存款偏離度”顯示的是月末存款餘額與當月日均餘額的比值;而另外兩個“異常波動率”,則將測算月末月初三天之內的存款變化情況。

  “新指標一齣,我們賬上的存款是不是‘臨時工’,就將一清二楚了。”一位銀行的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