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3年來大陸游客為臺創造2154億收入

2011-08-26 09: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開放大陸游客來臺觀光3年,估計至今年7月底,大陸游客共帶來2154億元外匯收入。圖為在臺北故宮參觀的大陸游客。(記者李鋅銅攝)

  據臺灣《旺報》報道,大陸居民赴臺觀光從2008年7月開放至今年7月的3年期間,大陸游客觀光團體共帶來1269億元(新台幣,下同)外匯收入,全體大陸游客更創造2154億元外匯收入。展望未來,大陸游客在臺消費額仍將持續成長,帶動更多旅遊周邊産業雨露均沾,共榮獲利。

  大陸游客在臺消費,從銀聯卡在臺費就可看出端倪。臺“觀光局”表示,2009年8月10日開通銀聯卡在臺刷卡消費後,2009年8月至年底的刷卡金額為21.25億元,2010年全年上升到121.41億元,今年光是上半年就已達到92億元。

  從實際消費面來看,根據“觀光局”的調查,去年來臺旅客每人每日平均消費221.84美元,若以亞洲主要市場觀察,以日客每人每日平均消費283.81美元最高,大陸游客245.34美元居次;但若以在臺購物花費分析,大陸游客每人每日平均購物花費138.10美元最多。

  臺灣在2000年到2007年的觀光客年成長是6.67%,2008到2010年,每年平均增加61萬人次觀光客,每年平均成長率達14.81%,明顯高於世界觀光組織預測亞太地區觀光業5%到7%的年成長平均值,大陸游客更是主力。

  臺北市是大陸游客最重要的觀光據點,根據臺北市府統計,去年臺北市10大景點中,排名前3名的全都和大陸游客有關,其中“中正紀念堂”共有706萬名觀光到訪客名列冠軍,其次是“國父紀念館”的586萬人,再來是臺北故宮的344萬人,尤其故宮能擠進前3名的原因是“除了大陸游客、大陸游客,還是大陸游客”。

  今年1至7月來臺大陸游客人數,1至4月都為正成長,5月較去年同期減少16.12%,6月較去年同期減少15.61%,但7月只較去年同期減少0.57%。“觀光局長”賴瑟珍説,8月1日至15日,來臺觀光團體大陸游客已回升至每天3292人,更較去年同期成長32%,因此5月和7月來臺大陸游客負成長,只是到阿里山小火車和塑化劑短期影響,長期趨勢仍看好。

  自由行人數 日漸增加

  大陸游客自由行今年6月28日開放後,雖然至本月24日為止只有3675人,平均每天只有63人,遠低於500人的上限,但“觀光局”表示,大陸核發赴臺自由行的證件,已超過21000件,平均每天約為430人,已接近每天500人的目標。臺“移民署”也統計,本月實際入境達每天120人,甚至本月19日達196人,是開放自由行以來單日人數最多,長遠看呈現成長趨勢。

  臺“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謝謂君也估計,開放大陸游客自由行後,由於旅客可在臺灣停留7到15天,停留天數較團客更長,消費時間和範圍都延續,因此估計每年可帶來90到150億元的商機,繼團體大陸游客後,既有助於臺灣經濟活絡,且受惠層面也將擴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