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27歲保薦人入行就當副總裁 被疑不靠譜

2011-06-15 09:01     來源:中國網     編輯:王思羽

  近日,證監會在其網站上公佈了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的具體情況。引人注目的是,年齡最小的保薦代表人僅27歲。得知這個消息後,不少投資者通過發帖感嘆:“保薦人真是越來越年輕了!他們保薦上市的股票靠譜麼?”顯然,作為企業上市的推薦人,保薦人日益年輕化遭到不少質疑。與此同時,新股頻頻破發也讓投資者對保薦人的操守産生疑問。

  才入行就當上副總裁

  證監會公開資料顯示,投行業務成為去年券商業績增長支柱,佔營業總收入的比例達14.3%。投行業務競爭加劇,券商對保薦人的儲備也日漸重要。從儲備情況來看,國信證券以139人排名第一,中信證券、平安證券以91人、84人分列二、三位。

  在公佈的保薦人資料中,保薦代表人以“70後”“80後”居多,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僅27歲。保薦代表人王歡1984年出生,目前擔任海通證券投行部副總裁。從工作經歷看,王歡2007年6月1日進入海通證券投行部,職務即為副總裁,註冊為保薦代表人的時間為今年3月14日。

  保薦人被指薦而不保

  今年以來,市場迎來最為密集的新股破發潮,破發率高達76%,打新浮虧的投資者將矛頭憤然指向保薦機構和保薦人。據《投資者報》統計,今年以來破發的111隻股票中,涉及40家保薦人,保薦破發股最多的券商是國信證券和平安證券。在被國信證券保薦的15隻破發股中,有半數破發程度已超過10%,最嚴重的是安居寶。被平安證券保薦的10隻破發股中,已有8家破發程度超過10%,最嚴重的為通源石油。

  昨日,網友“強力止損”發帖稱:“發行人和保薦人出於自身利益,總是將新股價格定得盡可能高,讓小散打新變成高風險投資。依我看,現在的保薦人是只賺錢卻‘薦而不保’。”

  須斬斷保薦人利益鏈

  在著名財經評論人皮海洲看來,保薦人年輕化並不會影響新股發行,發行人和保薦人的利益鏈才是新股高定價的推手。據了解,在目前的市場中,發行人和保薦人可以從IPO中獲得相應承銷費用,IPO募資越多,保薦機構獲得的利益就越大。

  皮海洲表示:“在現行發行制度下,保薦人與發行人的利益完全一致,而且不需要對新股高價發行承擔任何責任。正是在這種利益關係下,市場頻頻出現高價發行、業績變臉、上市破發現象。”

  新聞延伸

  保薦人瞎忽悠將被追責

  為加強對保薦人的監管力度,控制新股發行過度包裝,證監會于近日發佈了《資訊披露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認定規則》,其中採納了將保薦人增加為“資訊披露義務人”的建議。後期在企業上市過程中,保薦機構、保薦人若未勤勉盡責,出具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證監會將依法認定其責任並予以行政處罰。(杜敏)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