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靴子落地” 企業“找錢”或更難

2011-04-07 16:19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思羽
  4月5日,央行宣佈自4月6日起加息,加息幅度延續了之前的風格,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這次加息距離上次加息還不到兩個月,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二次加息,加息通道中,民眾的生活、企業的經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轉存有點熱理財期宜短

  央行甫一加息,市場聞風而動。記者4月6日走訪省城工行、建行、興業銀行等營業網點,發現各家銀行的存取款客戶數明顯增加,一些老年人更是早起排隊到銀行辦理轉存業務。

  工行濼源支行大堂經理劉雲傑告訴記者,4月6日存取業務量增加了三四成,大約有1/3的客戶是來辦轉存的。在濼源大街一家建行網點,工作人員説,“今天來轉存的儲戶很多”。

  雖説加了息,但盲目轉存還沒到期的定期存款不一定合算。據工行理財師介紹,有固定的公式可以計算轉存的臨界天數。即: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套用公式可以算出,本次加息後,1年期定期存款的臨界天數是33天,已經定存超過33天的,轉存反而會“賠”錢。

  同樣的道理,3個月期定期存款、6個月期定期存款、2年期定期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和5年期定期存款轉存的臨界天數,分別為10天、18天、49天、64天、95天。

  不少經濟學家紛紛預測,今年上半年還有加息的可能,這給老百姓如何存錢出了一道難題。對此,工行大觀園支行的邢偉説,在加息預期比較強的情況下,不論是存款、購買外匯和理財産品,都應該選短期的,以分散加息後收益受損的風險。如果是定期存款,目前進行3個月的定期存款最為合適,可以避免上半年如果繼續加息帶來的轉存煩惱。如果資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則可以選擇穩定型的短期理財産品,以不超過一年期為宜。記者看到,目前建行一款一年期的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達4.8%,興業銀行的一年期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達5.2%,遠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房地産企業未來“找錢”非常難

  “加息後,不少對銀行貸款依賴度大的企業,資金壓力和財務成本都會增加不少。”省城一家國有銀行的信貸經理李先生告訴記者。

  李先生説,今年該行對魯能這樣的大企業也沒有執行基準利率,而是進行了5%的上浮。眼下,隨著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的輪番上調,對於一般性企業的貸款利率,銀行至少要上浮15%。這樣一來,一年期貸款利率將達到7.26%以上。

  “現在中小企業到銀行貸款,一般要執行基準利率上浮20%—50%,有的銀行甚至上浮80%。”一位中小企業主向記者叫苦。

  山東伊萊特重工有限公司是濟南一家中小企業,該企業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如果現在企業貸款1000萬元,與4次加息前也就是去年10月19日之前相比,一年光利息就增加十幾萬元。另外,今年3月份後,很多銀行還增加了貸款額度審批手續費,比如從之前50元/萬增加到現在150元/萬。

  去年以來,央行不斷收緊流動性,令銀行出現了“錢荒”。不少銀行的信貸投放“優中選優”,支援的方向也更加明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的信貸指導政策顯示,我省四類企業未來“找錢”會非常難。其中除了國家調控力度較大的房地産及建築類企業外,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産能過剩企業等也是銀行嚴控放貸的對象。

  另據銀行界人士透露,此次加息後,儘管存款利率增加了,但銀行息差收入可能還會增加。這是因為,眼下很多銀行已將放貸重點轉向優質的中小企業,上浮利率較高,收益更大。

  “靴子落地”滬市攀上3000點

  央行宣佈加息後,不少股評家預測4月6日的股市會上漲,因為“靴子落地”,利空出盡。兩市行情驗證了這一預測。截至4月6日收盤,滬指報收于3001.36點,漲幅1.14%,有色、券商、銀行、能源、黃金板塊均出現了大幅上揚。

  不過,在藍籌股的拉動下,雖然滬指成功攀上了3000點,但很多投資者卻沒賺到錢。市民王小姐買了兩隻股票,股票賬戶裏的資金不但沒增加,還減少了。多數股民也反映,大盤今天漲得不錯,但賺錢效應不明顯。

  對此,國泰君安山東分公司理財中心主任于暉解釋是,從3月下旬開始,市場的二八效應就愈演愈烈。從4月6日的行情來看,大盤漲了34個點,但是跌的股票和漲的股票一半對一半。況且從去年以來,很多股民持有的都是高成長性的中小市值股票,還沒有跟上大盤的轉換。所以,大盤指數雖然漲了,但是股民賬戶不一定賺錢。

  對於後市,于暉認為,在CPI高企的壓力下,短期股指出現連續上衝的可能性不大,市場依然是震蕩市為主。最近看好以低估值的估值修復行情,比如以銀行為代表的低市盈率板塊等。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加息的目的在於控制通脹,如果下半年管住了通脹這只猛虎,樓市也開始降溫,則市場有望出現整體性的行情。

  -相關連結

  加息可能加速樓市“拐點”到來

  專家認為,貨幣政策將與一系列調控政策形成“合力”,對樓市形成深遠影響,而此次加息可能加速樓市“拐點”的到來。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則認為,這次加息將會有效疊加此前出臺的樓市各項調控政策,量變轉為質變將是必然之勢。

  中國房産資訊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認為,目前開發商仍是策略性降價試探市場,“限購令”和“限貸令”所引發的成交量銳減正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而貨幣政策的實質性收緊也讓開發商債臺高築,降價將是開發商的必然選擇;同時,行業將加速洗牌。(王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