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個人賬戶金幾成雞肋

2011-04-07 12:03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王思羽

 
在濟南一家藥店,貨架上擺放著洗髮水、洗面奶等日用品。 記者 劉德峰 攝

  

  現在,食用油、洗髮水等日用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醫保藥店內。而藥店的多樣化經營,成為藥店允許市民“刷醫保卡購買日用品”這種違規現象發生的溫床。

  “卡裏的錢放著也沒用,為啥不能買別的!”城鎮居民表示,醫保卡裏有沒有錢,並不影響住院治療和報銷,自己的錢應該可以隨便支配。醫保個人賬戶金事實上已成“雞肋”。與此相對的是,醫保患者住院難的現象頻頻出現,專家也呼籲更多的醫療資金應投入醫保統籌基金,而不是用到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

  醫保卡購日用品8年難絕

  近日,記者在天橋區堤口路上的一家醫保定點藥店看到,食用油、飲料等商品被擺放在正對店門的位置。記者從貨架上取下一管牙膏到櫃檯結算,當記者提出要刷醫保卡付費時,卻遭到店員的拒絕。店員告訴記者,由於牙膏不在醫保藥品目錄之內,所以不能用醫保卡上的錢結算。

  隨後,記者來到附近的另一家醫保定點藥店。靠窗位置也有一個專門的貨架,上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洗漱用具,店內還設有專門的化粧品專櫃。當記者詢問能否使用醫保卡購買這些商品時,店員給了記者肯定的回答。隨後,記者便用朋友的醫保卡買了一瓶洗髮水。

  在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其實很多藥店都能用醫保卡購買日用品。不過有些藥店一般只允許非常熟悉的老顧客刷卡購買。市民劉先生説,自己就曾用醫保卡在一家藥店買過日用品。他認為,這是將死錢用活,一年也吃不了多少藥,錢在裏面也沒用,不如先用了,以後買藥用現金就是了。

  同樣在藥店買過日用品的丁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醫保卡裏每個月打上的錢很少,自己也不常生病,所以基本用不到。

  記者從濟南市醫保部門了解到,藥店允許市民使用醫保卡購買日用品,是一種違規的行為。按照《濟南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的規定,醫保個人賬戶金只能用於特定用途,也就是“支付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門診、住院、門診規定病種,診療應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和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費用”。

  記者發現,《辦法》是自2002年12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也就是説,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市民可刷醫保卡購日用品”的現象仍未絕跡。

  醫保卡裏的錢用處不大

  濟南市醫保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醫保卡為市民個人所有,裏面的資金如何支配是市民的自由。所以,醫保部門的管理重點,也就放在了藥店經營管理方面。

  這位負責人表示,濟南現在約有400多家定點零售藥店,而醫保部門負責監管的人手又少,所以監管起來較為困難。除此之外,藥店經營日用品,是一個工商部門、藥監部門和醫保部門等多部門的交叉管理地帶,這也給醫保部門的監督管理帶來了難度。

  當前,持有城鎮醫保的患者得大病住院時,醫保個人賬戶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大,患者住院治病更多依賴於醫保統籌基金。

  市民卞先生告訴記者,前不久自己得病住院共花費13000多元,除去所用的門規外藥物,自己僅花了3000多元。卞先生説,不管醫保卡裏有多少錢,只要加入了城鎮醫保,並辦理了所得病種和所在醫院的門規,就可以按照比例報銷。醫保卡實際上只是加入醫保的一個憑證。不少市民由於使用醫保卡的頻率低,所以感覺醫保卡的錢對自己來説根本就無所謂,所以就去買別的東西。

  既然有規難行,而且用處不大,取消醫保個人賬戶金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徐淩忠教授説,如果國家取消了醫保個人賬戶金,那麼用於醫療的資金就會更多地進入醫保統籌基金,在市民治療大病的時候,醫保統籌基金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取消醫保個人賬戶金之前,目前積累在醫保個人賬戶中的資金,應得到合理的處置。

  醫保個人賬戶金或將被取消

  濟南市醫保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説,對於是否應設立醫保個人賬戶金,在醫保制度改革之時就存在爭議。除了在監管難度方面的考慮之外,有人提出醫保個人賬戶金設立的意義並不大。因為醫保個人賬戶金的使用,與市民用現金購買藥品、支付醫療費用的形式並無多大不同。如果市民生病需要住院治療,他們可以通過醫保的統籌基金部分來支付。

  他還告訴記者,醫保個人賬戶金的設立,是基於醫保制度新舊轉軌的考慮,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兩個制度的合理平穩過渡。但從當前的情況看,醫保個人賬戶金缺乏社會共濟功能。市民個人賬戶金沉積過多,導致了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不高。新版社會保險法並未對醫保個人賬戶金做過多的表述。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醫保個人賬戶金在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存在,但不否認以後的醫療改革存在取消醫保個人賬戶金的可能。

  已有城市取消醫保個人賬戶

  ??中國社科院社會所研究員楊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個人賬戶設計之初就是一個錯誤,後來出現監管的諸多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他認為,醫保事件實質是一個概率事件,是最符合保險理念的,小概率事件要靠互助機制即社會統籌來解決,而不是靠個人賬戶和個人繳費來解決。??中國社科院社保專家鄭秉文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個人賬戶的存在,一是導致了賬戶濫用的惡性膨脹,二是分散了醫保制度的資金統籌能力。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醫保資金都是納入社會統籌的,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共濟的作用。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取消個人賬戶是大勢所趨。??據媒體報道,早在2007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琿春市,就已取消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設立。據悉,琿春市在2007年調整取消了門診醫療待遇,不設個人賬戶,並相應降低了個人繳費標準。 (劉德峰 張英瑞 石鑫)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