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認為,2011年中國銀行業的“高利差”存在偶然因素,而要應對經濟結構轉型,銀行業的“高利差”模式不可持續
本刊特約撰稿/楊瀾
2011年,中國的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型企業,在外部需求下降和國內調控趨緊的情況下受到相當大的抑制。然而,與實體經濟受影響相反的是,中國的國有股份制銀行卻在高息差、高收費的帶動下實現高利潤,被外界批評為“暴利”。
針對外界的種種疑問,《中國新聞週刊》特約撰稿人楊瀾近日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楊瀾:馬蔚華行長,2011年整個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取得了歷史性的增長。我想問你的是,這種增長是可持續的嗎?
馬蔚華:的確,中國這個銀行業去年的利潤增長幅度很高,但是這有必然性,也有偶然的因素。我認為,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先説説這種增長的必然性。首先,實現利潤增長是因為實體經濟的表現不錯。去年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速是9.2%,雖然同比放緩了,但是在國際市場上還是很亮麗的。中國的銀行應該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由於經濟決定金融,經濟決定銀行,因此實體經濟表現好,銀行就會表現好,這是一個必然聯繫。
第二個原因是銀行也利差大。中國現在利差確實是比較大,未來我們還要面臨利率市場化的挑戰,面臨銀行“脫媒”的挑戰。但是利率市場化將會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利差肯定不會一直這麼高。
第三個原因是經過這幾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銀行紛紛上市,銀行的經營管理有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説,去年整個中國銀行業的平均不良率是千分之九。西方認為中國的銀行業不良率應該是兩位數以上,他們認為中國的銀行業“技術上”已經破産。這麼計算的話,假如中國銀行的不良率提升幾個點,那麼去年一年的利潤都會被抵消了。但是,正是因為中國銀行在這些年經營得好,風險成本低,所以才給中國銀行的盈利帶來了貢獻的空間。
而我們還要注意到去年銀行利潤高的特殊性。我覺得這個特殊性就是宏觀調控期間穩健的貨幣政策。先後五次貸款加息,有時候可能貸款加息了而存款沒有加息,這給銀行從定價贏得了盈利的增長。但是,去年肯定是特殊情況,銀行業不可能總是這樣下去的。
楊瀾:對,你強調的是一種銀行的盈利方式,但這種盈利方式恰恰讓老百姓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沒有看到存款利率沒有增加。他們其實也是有一定怨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