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小盤股“惡炒”是成長股板塊暴跌主要原因

2010-06-23 09: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端午假日歸來,滬深股指再度弱勢下滑。在本週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創業板與中小板成為市場做空力量的兩大主要宣泄對象,大量個股股價出現劇烈下挫。分析人士表示,前期小盤股的“惡炒”,是造成本輪成長股板塊暴跌的一個主要原因。而短期內,創業板與中小板兩市場或面臨系統性風險的繼續釋放,而部分優質成長股仍將逐步體現出真實的成長價值。

  強弱一線之隔

  本週A股市場運作的一大顯著特徵,就是前期強勢個股的補跌。在銀行、地産等大盤藍籌前期已逐步扎穩底部的背景下,小盤股與前期表現強勢的醫藥板塊,其系統性風險開始顯現,成長股的由強轉弱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本週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創業板指數(399006)重挫10.86%,中小板指數(399005)大跌5.74%,而在端午節前的一週,兩指數分別上漲了9.20%和2.79%,並分別跑贏當周滬深300指數8.67和2.24個百分點。成長股近期的表現,由強至弱,僅有一線之隔。

  而在前期市場對小盤股的炒作中,深圳A股市場在端午節前一週,曾兩度出現單日成交額高於滬市的狀況。分析人士表示,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顯示出前期市場對於小盤成長股的炒作有些“過度”。知名市場人士劉安民表示,本週小盤股的大跌應當理解為一次“補跌”,同時也是前期炒作過度、定位太高所帶來的“惡果”。他表示,前期成長股普遍定位太高,在當前大勢繼續向下的背景下,強勢股補跌也在情理之中,而後市這些成長題材股依舊有較大風險。

  在前期備受投資者追捧的創業板市場上,創業板指數自6月1日推出以來,就持續受到市場資金熱烈追捧,從最低的948.12點一路上漲到最高1129.69點,階段最大漲幅高達19.15%。在短期成長股上漲過急的背景下,市場盛極而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成長股表現慘澹

  在17日個股普遍大幅下跌之後,18日創業板市場進一步出現暴跌,創業板指數當日重挫6.06%,近一成個股跌停。當日創業板84隻交易個股中,僅回天膠業(300041)漲1.46%。其餘個股全線下挫,立思辰(300010)等8隻個股以跌停報收。而創業板市場週五的表現,也正是本週短短兩個交易日內成長股股價重挫的縮影。

  本週創業板指數累計下跌121.92點或10.86%,而在個股表現上,本週創業板個股全線下跌。來自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本週創業板市場85隻交易中的個股,短短兩個交易日內股價平均暴跌9.86%。其中跌幅最大的中元華電(300018)兩個交易日內股價削去17.87%,跌幅二至五位的樂普醫療(300003)、機器人(300024)、上海佳豪(300008)、萬邦達(300055)股價分別下滑17.48%、17.37%、17.28%和16.87%。85隻創業板個股中,有多達42隻個股跌幅超過10%,佔比接近一半,而創業板市場本週跌幅在15%以上的個股也達到了9隻之多。

  與此同時,中小板市場個股本週整體表現同樣一片黯淡。統計數據顯示,扣除18日上市的4隻新股和本週停牌的個股,中小板市場424隻個股,本週股價平均大幅下跌6.85%。其中當周股價上漲的股票僅25隻,佔比不到6%,其餘399隻個股股價均告下跌,其中跌幅達到10%以上的個股高達96隻。

  在跌幅排行居前的個股方面,跌幅第一位的雙鷺藥業(002038)全周暴跌18.98%,東方園林(002310)、兆馳股份(002429)、天寶股份(002220)、遠光軟體(002063)等4隻個股跌幅均超15%,兩交易日股價分別下挫16.88%、16.84%、15.20%和15.09%。

  而在估值方面,由於前期小盤成長股的定位過高,在經過本週兩個交易日股價的重挫之後,當前成長股整體估值水準仍然較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8日收盤,目前創業板市場所有個股的算術平均市盈率(以2010年一季報為業績基準,扣除市盈率在1000倍以上的異常個股)為118.10倍,中小板市場所有個股相應的算術平均市盈率為75.94倍。

  後市個股或分化

  在本週股指表現疲弱,但個股股價卻普遍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部分機構對於滬深股市後市走向流露出較為悲觀的判斷。招商證券、長江證券等機構表示,從2010年2季度開始,中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時代將宣告結束,過去高速增長所依賴的條件都已經開始喪失,而A股市場未來在宏觀政策放鬆的背景下可能會有所反彈,但反轉的條件仍不具備。與此同時,前期主流機構對於新興行業的偏好、高估值溢價等等,可能將面臨嚴峻考驗。目前,小盤股相對於大盤股的溢價率已經達到了2007年以來的新高。

  與此同時,在宏觀經濟可能二次探底的背景下,市場對宏觀經濟的擔心將從流動性帶來的估值下降轉化為對企業真實盈利水準下降的擔心。儘管防禦性仍是市場低迷時期的配置主題。但是防禦性的特徵將從行業屬性(如醫藥行業、新興成長行業等)轉化為真實的估值底線,因此這個階段以大盤股為低估值代表的行業和風格可能將獲得超額收益,而大盤股與小盤成長股之間也將出現分化。

  湘財證券表示,在本週創業板市場與中小板市場的系統性高估值風險得以初步釋放之後,未來成長股整體也將出現顯著分化。

  一方面,雖然一部分中小市值股票由於其持續的高增長,應該有一定的估值溢價,但是中小市值集體上揚明顯是由於前期投資者的偏愛出現了一定的盲從效應。隨著估值的逐漸走高,內在價值的引力促使其外在價格出現一定的回歸。另一方面,部分成長性好的中小市值股票由於具有業績增長可期和股本擴張能力,依然會得到主力資金的關注。整體而言,前期整體定位過高的成長股短期內仍將繼續面臨一定的系統性風險釋放的壓力,而不同個股後期的具體表現,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顯示出其“真實”的成長潛力。(王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