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民也能成弱市大贏家

2010-06-22 09:3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中恒集團股價從2008年10月見底,在3.28元處止跌,到2010年6月11日,該股股價漲至37.64元,漲幅高達十多倍。而同期上證指數從1664點到現在的2500多點,漲幅連一倍都不夠。可見,在當今弱市裏中長線持有中恒集團股票的機構與個體投資者皆為當今中國股市的大贏家。

  根據七大特徵選股

  那麼,究竟是什麼魔力支撐中恒集團股價漲幅遠遠超越大盤指數?

  筆者曾根據偉大企業的七大特徵,對該公司基本面作過簡要分析。偉大企業的七大特徵是:一、擁有自己民族品牌和自有智慧財産權的企業;二、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三、市場容量大與佔有率高;四、行業進入壁壘高,需要特許;五、企業定價能力強;六、收益率水準高,財務狀況優良;七、獨特企業文化與優秀管理團隊。

  中恒集團的最大投資亮點是公司擁有“中華”和“中恒”兩大知名品牌和自有智慧財産權的醫藥品種,特別是公司的主打産品血栓通,不僅市場佔有率高,毛利率高,而且企業自主定價能力強。正如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桑國衛在廣西梧州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期間所説:中恒集團梧州制藥擁有21個獨家生産品種和5個産品的國家發明專利,就説明瞭公司産品的技術成份和含量。而且,由於國家獨家品種可以單獨定價,梧州制藥就具備了以自己産品價格對國家指導定價的影響。梧州制藥根據現代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的需要來開展和推進工作,使得企業有了各種GMP車間的建設和認證,高技術新産品的生産和研發,公司將銷售總額的5%作為研發經費。所以,中恒集團是一家很有希望的現代型、研究型的中藥企業,特別是梧州制藥有著大規模的凍乾粉設施和技術,血栓通是其最著名的民族品牌和具有自有智慧財産權的暢銷産品。血栓通凍幹劑型已經獲得發明專利,保護期到2026年,這就猶如形成了一道行業壁壘很高的“護城河”。儘管進入2010年以來,血栓通出廠價有所提升,但目前仍然供不應求,缺口較大。

  曾有人問巴菲特:“你現在怎麼看自己的競爭優勢和長處?”巴菲特幽默地回答道:其實,我對公司運營是一竅不通的,有時候我到工廠去,連男廁所都找不到。但我很清楚我的優勢是什麼。對我而言,投資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能找到“護城河”,所謂“護城河”是説,我所投的這個公司或生意是競爭者很難進入與我競爭的,就好像一個護城河一樣,我建立起很高的城墻,別人隨便攻都攻不破我,這是我判斷要不要投一個公司時非常重要的標準之一。第二點是,要有“沒有利用過的定價權”。這個意思是説,我現在可以不漲價,但是我隨時都可以漲價。近年來,中恒集團股價漲幅之所以遠遠超越大盤指數,正是得益於中恒集團具有巴菲特最為看重的兩大投資標準:一是行業壁壘高,猶如 “護城河”;二是企業定價能力強。也正是得益於上述兩大競爭優勢,中恒集團近年呈現高速成長的態勢:2009年中恒集團計劃實施“811”工程,即實現産值、銷售8億元,利潤總額1億元,上繳稅收1億元的經營目標。2009年實際實現營業總收入7.1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億5744萬元,上繳稅收1億5395萬元,分別完成年初經營計劃的89%、157.44%和153.95%。今年年初,中恒集團又提出跨越式發展的2010年的經營目標,即“1833”目標:力爭實現産值、銷售18億元(含稅),利潤3億元,稅收3億元。果然,中恒集團2010年首季旗開得勝。公司一季報顯示,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89.38萬元、同比增長1372.21%,實現每股收益0.207元,同比增長1117.65%。

  中恒集團的血栓通之所以持續供不應求,也與中國的社會老齡化日趨嚴重、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品需求越來越大不無關係。中恒集團的血栓通主要用於治療腦梗塞。遵循國家調整經濟結構的需要,落實到投資上,就是選擇未來受益於經濟結構轉型的行業和個股。有資料表明,縱觀美國股市一百多年的發展軌跡,傳統的藍籌行業如銀行、地産、製造業在標普500中的市值比例從當初最高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多,而科技、醫藥、消費等行業則上升到了目前的70%多。過去100年間,美國的10大上市公司中有5家涉及醫藥,因此,未來中國最有潛力的公司也很有可能出現在醫藥、科技、消費等領域。究竟中恒集團能否最終勝出成為受世人尊敬的偉大企業,則需要時間來驗證。

  今年3月4日,梧州市委書記劉志勇説:今年是中恒集團大發展、大跨越、大騰飛的一年,中恒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5月14日,劉志勇再次率領企業服務隊到中恒集團,強調要全力以赴,將中恒集團打造成為中國和世界的知名企業。

  關注一小二大三高四強公司

  近期我還對包括中恒集團在內的登海種業、華蘭生物、三安光電這些走勢獨立的股票作了初步研究,發現它們有這樣一個共同特點:一小、二大、三高、四強。“一小”即起初股本較小,伴隨業績高增長股本可望高速擴張,長期投資可望獲得豐厚回報;“二大”即企業主打産品市場容量大,品牌名氣大;“三高”是指行業進入壁壘高,企業主打産品佔有率高,毛利率高;“四強”即企業定價能力強,核心技術強,持續增長性強,管理團隊強。我們投資者要想成為中國股市的大贏家,就要追尋像中恒集團、登海種業、華蘭生物這樣符合“一小、二大、三高、四強”特徵的高成長公司。小股民要走出“一賺二平七虧”的怪圈,真正成為弱市的大贏家,關鍵在於精選好股。正如巴菲特所説:好股票像皇冠上的珍珠一樣稀有。在新股源源不斷上市的今天,股票不再稀缺,稀缺的是真正符合“一小、二大、三高、四強”的優秀上市公司的股票。耐心持有此類稀缺性股票的投資者,就一定能夠成為當今弱市裏的大贏家。

  不過,考慮到中恒集團近年股價漲幅巨大,現在高位介入風險已大。我寫作本文只是意在向屬於弱勢群體的散戶投資者提供一種選股思路。不論是根據偉大企業的七大特徵選股,還是依據“一小、二大、三高、四強”思路選股,其共同點都是極為重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企業的核心産品上,其最核心最關鍵的正是巴菲特所看重的兩大選股標準:一是行業壁壘高,企業的核心産品是否構築起堅固的“護城河”;二是定價能力強,企業的核心産品是否擁有較強的自主定價能力。老實説,在當今中國證券市場,真正符合巴菲特所看重的兩大選股標準的好股實在寥寥無幾。未來中國股市究竟哪只未被惡炒的中低價股可望成為中恒集團第二?這就看我們投資者眼力如何了。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