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內股市將繼續享受政策紅利

2009-11-26 08:4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如果説2009年是全球政府危機管理的一年,那麼2010年必然是宏觀調控向常態化過渡的一年。這就意味著在執行層面上,經濟政策將從應急狀態的“積極和單向”轉向平穩狀態的“適度和靈活”。對於A股而言,雖然渠道和方式有所不同,但享受政策紅利的本質沒有改變。

  200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基調: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度”體現在操作層面必須切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無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萬億計的投資計劃,還是相配套的動輒單月萬億的新增信貸,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年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達到7.70%,毋庸置疑,經濟能夠迅速企穩,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居功至偉。

  中國資本市場也從頻頻出臺的利好政策中受益頗多。一方面,寬鬆的貨幣環境提供了充沛流動性,降低了社會無風險利率水準,提升了權益資産吸引力。2009年前十個月,新增貸款總計達到8.9萬億,股票市場受惠于系統性利好,估值擴張帶動股價快速上漲;另一方面,政策傾向也為投資者選擇提供思路。從十大産業振興規劃,到鼓勵消費擴大內需;從低碳、物聯網等高科技行業,再到迪士尼、海南國際旅遊島等區域性政策,無不在A股掀起波瀾。

  經濟企穩、資産價格回暖,説明中國經濟已經步入“後危機”時代,“調結構”和“防通脹”的意義可能更加重大,財政和貨幣政策隱含的社會資源,將更多的配置在“惠民生”上。

  不少投資者擔心信貸總額減少會影響經濟復蘇進程,我們認為這有點多慮。預計2009年40余萬億信貸餘額,17%的增速恰好對應2010年7萬億左右的新增貸款,在GDP增速8%、CPI增速4%的預期下,這一信貸增長穩健適中。

  適度和靈活的政策取向,依然有利於股票市場發展,只不過增長動力從流動性推動過渡到業績推動,從估值擴張階段進入估值化解階段,結構性利好取代系統性利好,單邊上漲演化為震蕩盤升行情。實際上,經過第三季度調整,第四季度A股市場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具備政策支援、業績增長明確的個股受到資金追捧。2010年的中國股票市場將繼續享受政策紅利。 中證證券研究中心 叢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