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支招:創業板投資需防八大風險

2009-11-26 09: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胡珊珊
  作為一個全新的市場,創業板在給投資者帶來獲利機會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風險。對此,投資者在投資創業板之前,一定要有充分認識。

  創業板的風險主要是來自市場的風險以及來自創業板自身的風險。主機板市場存在的上市公司經營風險、上市公司誠信風險、上市公司估值風險、上市公司盲目炒作風險、股價震蕩風險、仲介機構不盡職盡責導致的公司品質風險、直接退市風險等,創業板市場都會存在。

  此外,創業板還存在其自身的風險(包括技術風險)。由於創業板上市公司規模相對小,多處於創業及成長期,發展相對不成熟,與主機板相比風險相對較高。筆者認為,綜合起來看,創業板有八大風險需要防範。

  一是經營風險。從首批申報上市企業的行業分佈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現代服務等新興産業。這類企業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具有明顯的創新特色,但創業企業的歷史不長,經營的穩定性整體上低於主機板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經營可能大起大落甚至經營失敗,股價也會因此出現大幅波動,上市公司面臨退市的風險比較大。

  二是誠信風險。創業板公司多為民營企業,可能存在突出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公司治理、市場誠信建設也可能不完善。資訊披露上可能存在不充分的風險,投資者不一定能準確了解到公司真實經營情況,因此也就難以把握企業未來發展的前景。

  三是估值風險。創業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在創造了全新的企業盈利模式和企業生存法則時,也導致了經營業績不穩定,未來前景很難判斷。大多數情況下其定價沒有可用的參照係,要對其進行準確估值非常困難,因此對股票價格判斷的誤差風險較大。而且,創新型企業的價值更多取決於其所具有的核心競爭力,但這種判斷需要更高的專業性,並更多地取決於投資者的偏好以及當時的市場形勢。所以,投資者在判斷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四是技術風險。將高科技轉化為現實的産品或勞務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受到許多可變因素以及事先難以估測的不確定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存在出現技術失敗而造成損失的風險。

  五是盲目炒作風險。我國投資者結構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對公司價值的甄別能力有待提高,抗風險能力不強,對創業企業本身的價值估計難度更大,容易出現盲目投資而引致投資損失的風險。

  六是股價震蕩風險。創業板股票流通股本小,換手率高,較大數量的股票買賣行為就有可能誘發股價出現大幅波動,股價操縱也更為容易。從海外創業板市場發展經驗看,創業板市場的股價波動幅度顯著高於主機板市場。

  七是仲介風險。由於創業企業本身的特點,如果仲介機構不能充分發揮市場篩選和監督作用,可能導致所推薦的公司品質不高。

  八是退市風險。我國主機板市場的股票在ST、*ST後,若仍未達到盈利標準,也會面臨退市風險。但相對而言,創業板退市制度更為嚴格,也更加市場化。創業板不會出現ST、*ST等警示過渡階段,也不再像主機板要求必須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而是直接退市。屆時,投資者手持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這是創業板最大的風險。目前來看,直接退市在以前的制度中是沒有的,相對來説,創業的小型公司出現經營風險導致無法達到上市條件的可能性要比主機板和中小板大很多。因此,未來創業板出現直接退市的企業是必然的。(株洲 蔣佔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