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調節貨幣政策 盯緊四大目標

2009-09-24 08: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肖燕

  六十年,中國人民銀行從“國家出納”變身現代央行,四次反通脹、數次金融體制改革,新中國金融業一日千里。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之際,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此間接受媒體採訪,細數新中國金融的六十年帳本。

  貨幣政策四大目標

  不論在昔日“大一統”的銀行體制下,還是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總是中國經濟的支撐者與調節者。周小川表示,需要不斷地調節貨幣政策鬆緊的程度,使之既適應于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應于解決就業的需要,同時又要保證幣值的穩定。
 
  周小川認為,貨幣政策有四大目標,即低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就業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四者要統籌考慮。他表示,貨幣政策有滯後性,要想辦法根據現有的知識對未來做出預判。每次制定貨幣政策時,還要考慮貨幣政策傳導的機制。

  他説,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貨幣政策傳導的有效性是不一樣的,中央銀行制定的政策要通過商業銀行,通過金融機構及企業,反映到整體經濟中去,這種傳導是否順暢,是影響貨幣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

  從計劃到市場的巨變

  周小川曾因推動人民幣匯率改革被外間稱作“人民幣先生”。他説,四年前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從匯率改革,到貿易外匯和非貿易外匯並軌,到成立外匯市場,再到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及至二OO五年匯率機制的改革,“反映國家對資源配置逐步優化思路一步步推進的過程,總體方向是清楚的。”

  中國金融業曾備受西方指摘,“當時有幾種説法,一種是説中國金融體系是個定時炸彈,也有人説中國金融體系技術上已經破産,這些説法在二OO二年集中出現。二OO二年國家召開了金融工作會議,決定要加快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改革步伐。”周小川回顧説。

  中國金融業亦以事實令西方瞠目:至二OO九年六月末,中國銀行業的資産已達七十三點七萬億元,是一九七八年的三百八十八倍,二OO八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中國銀行業“獨樹一幟”,實現稅後利潤五千八百三十四億元。

  話語權取決於經濟成就

  全球金融海嘯,中國金融成為“定海神針”。周小川説,中國“率先出臺了抗擊金融危機的措施,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引起了國際上高度的關注。”

  “經濟大了,中國的金融也受到重視”,周小川這樣解釋中國金融地位的與日俱增。他説,“話語權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經濟成就,經濟跟金融是互動的。”

  不過,面對三大國有商業銀行躋身全球銀行市值排名前三甲的成績單,周小川亦提醒“中國大型金融機構改革道路還很漫長”。他説:“不要太在意現在自己在世界的排名。金融行業要特別強調與時俱進、強調風險意識,什麼時候都不能自滿。”(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