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金融機構改革路還很漫長

2009-09-23 10:15     來源:中廣網     編輯:肖燕

  周小川,被尊稱為“人民幣先生”的周小川,他是中國大型國有銀行改革的推動者、資本市場與金融市場市場化的倡導者、利率與匯率市場化的推動者,以及貨幣政策的重要決策者。這位英語流利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在國際金融界有著良好的口碑,他的學者型官員形象深入人心。 

  第一篇:金融危機背景下 保持幣值穩定仍是央行最重要職責之一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6時41分報道,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有效執行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為經濟迅速企穩回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然而市場免不了也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周小川沒有回避。

  周小川:對央行來講,首先要選擇適當的工具,第二個要對經濟有預測,貨幣政策是有滯後性的,它的傳導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各金融機構資本金是否充足,資本金不足的話,放鬆流動性,也可能傳導不下去,還有一個就是市場是否會發生惜貸。你看西方有些國家,其實貨幣政策的力度也不算小,但是銀行有惜貸,還在收拾自己的問題,所以雖然做了寬鬆的政策,但是傳導沒有下去,或者打了很大的折扣。這幾個方面是貨幣政策所面臨的挑戰。

  早在建國初期,中國人民銀行就曾巧用貨幣政策,大力抽緊銀根,有效抑制了國民黨長達12年之久的通貨膨脹,此後又發行新人民幣,徹底消除了過去遺留的通脹痕跡,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先後經歷了4次以反通脹為主的宏觀調控,這其中,央行或運用貨幣信貸政策,或在公開市場進行操作,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物價水準發揮了重要作用。

  周小川: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整個宏觀政策的總體,它和國家整個的年度計劃、跟財政政策也是有聯繫的,所以你要不斷地調節貨幣政策鬆緊的程度,既適應于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就業的需要,同時更主要的要考慮幣值要穩定。

  幣值穩定,通俗的説,就是“錢要值錢”,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保持幣值的穩定,仍然是央行最重要的職責之一。當然,面對未來經濟發展,央行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周小川:中央銀行另外一個名字叫銀行的銀行,銀行和銀行之間很多業務,比如説相互的支付、清算,實際上這些中央銀行在做;人民幣是人民銀行負責印製、保管、運輸、流通;也有幾項新的工作,第一項就是反洗錢,再有一個建立客戶信用記錄的徵信系統,銀行在新辦一筆業務的時候,這個客戶過去的情況怎麼樣,借沒借過款,借的錢還沒還,現在都有地方可查了,這也是中央銀行面對金融機構來做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