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新經濟”股要重民生

2010-08-17 13:53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張蕾

  截至8月13日,wind數據顯示,光大保德信中小盤7月份以來漲幅為16.59%,在同類基金中牌在第三位;7月份單月來看,該基金以15%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在同類基金的第二位。

  對此,該基金基金經理李陽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本次反彈中,我們最大程度上發揮了中小盤基金選股和投資優勢。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小盤股相對大盤股更值得關注,‘小盤效應’一直存在。從A股這麼多年的歷史整體發展來看,小盤股長期收益的確高于大盤股。從規模水平和增長速度兩方面來講,小盤股也往往比大盤股要快。”

  對于接下來的市場,李陽認為,A股市場投資環境或呈“兩條腿走路”,即在兼顧成長性的同時,適當把握波段和區間操作帶來的絕對收益。

  銀行等仍具備較高投資價值

  記者:從最近公布的7月宏觀經濟數據看,中國經濟已經出現增速放緩趨勢,你認為未來宏觀經濟的走勢將對A股產生哪些影響?

  李陽: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模式必然會在未來幾年發生變化,結構調整必將在未來逐漸影響上市企業長期利潤分配格局。下半年A股市場將可能在一個震蕩行情中運行,一個爭取絕對收益兼具成長的“兩條腿走路”的投資環境可能已經到來;既要看到成長性、調結構的機會;也要適當把握股票波段和區間操作所得到的絕對收益。短期市場有整固調整需求;待宏觀狀況進一步轉好之後,市場仍有機會再創新高,所以,中長期來看,仍將維持較樂觀心態。

  盡管經濟將可能在下半年出現回調,但這都是經濟周期中正常表現,無需誇大其負面作用;而目前A股市場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特別是銀行等大行業估值相對其中國經濟的良好成長性而言,仍具備較高投資價值。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