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發行迷人眼 估值回歸待何時

2010-04-27 08: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擬在中小板上市的海普瑞4月26日以148元的“天價”進行網上申購,A股IPO定價邁進3位數時代。4月21日,創業板新貴碧水源上市首日即登上A股第一高價股寶座。高價發行、首日暴漲、連續飆升,這些中小板、創業板“新貴們”緣何如此“瘋狂”?

  分析人士表示,投機資金大舉追捧高成長中小盤股,使得此類品種估值高企,而目前房地産市場調整可能使得股市投機資金更加充裕,進而繼續推高這些中小盤個股股價。

  不過,結合2000年前後美國納斯達克科技股泡沫教訓,如果地産政策調整帶來經濟增長預期改變以及小盤股未來業績難達預期,可能誘發市場對這種“新貴發燒、老牌沉寂”的局面進行主動糾正。

  高價發行頻現

  中小板、創業板高價發行的股票接連出現,使得A股“一哥”多次變化。

  神州泰嶽一度將貴州茅臺拉下A股第一高價股寶座。4月21日碧水源以69元發行價和近百倍的發行市盈率登陸創業板,首日股價即上漲120%,成為A股第一高價股,4月26日最高上摸至175.58元。4月26日以148元發行價進行網上申購的海普瑞,有機構預測,按保守估計首日上漲40%,其股價超過200元基本不成問題。

  在今年2月短暫的破發小高峰後,A股市場從3月起再度迎來高價發行浪潮。據Wind資訊統計,3月至今招股上市(含已招股即將上市公司)的60家A股公司中,15家公司的發行價超過40元,均為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發行市盈率超過60倍的公司有19家,最高的東方財富市盈率達117倍。

  從上市後表現看,在3月以來已上市的51隻股票中,11隻個股首日漲幅超過100%,超過六成的個股在上市後5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達到50%以上。在這51家公司中,12家為創業板公司,35家為中小板公司,絕大部分公司屬於醫藥生物、資訊技術、電子設備、石化材料等行業。

  市場可能主動糾偏

  中小盤股高價發行緣何長盛不衰?有分析人士表示,表面上看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經濟高增長催生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進而帶動市場給予高估值,二是當前市場新股仍然供不應求,炒新熱情高漲,高價發行有市場基礎。目前A股上市公司不受分紅回報制約,二級市場過於重視價差炒作,對新興概念、題材,只要有“價值”,就不乏投機炒作。

  中金公司發佈研究報告認為,在中國經濟尋求結構轉型、轉變增長方式的背景下,充斥市場的投機資金對傳統行業缺乏興趣,轉而大舉追捧代表轉型升級方向、增長相對確定的部分醫藥生物、科技資訊類中小盤股。並且,隨著房地産持續受到政策打壓,股市投機資金可能更加充裕,進而使得中小盤股估值高企的狀況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中金公司分析師表示,這種結構上的分化,與美國1998-2000年之間藍籌股與高科技股之間的表現具有類似性。1998年,美國長期資本公司倒閉造成市場動蕩,後來市場在以網際網路應用為代表的高科技板塊上看到了希望。在經濟表現總體平穩的情況下,藍籌股表現平平,但電信及網際網路領域過度投資,高科技股屢創新高並形成泡沫。最終,在貨幣緊縮導致經濟增長預期下滑的情況下,高科技泡沫破滅。結合美國市場的教訓,如果未來房地産政策調整帶來經濟增長預期的改變,小盤股業績也持續達不到預期值,市場可能主動糾正這種“結構分化”局面。(記者 韓晗)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