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李微微

時間:2012-06-11 14:21   來源:統一論壇

  湘臺共創新發展 傳承一脈中華情

  當前,兩岸經濟合作正處在新的起點上,進入可以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經濟利益,而且要加強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增強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認同。構建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平臺,標誌著兩岸經濟進入了新的階段。近日,我們就新形勢下如何促進湖南省和臺灣經濟文化交流這一話題,採訪了湖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李微微。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湖南對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員往來等方面工作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李微微指出,首先,做好“湘情”文章,是湖南對臺工作的根本立足點。對湖南來説,就是要利用“湘情”資源,發揮“湘情”優勢,全面做好對臺工作。實踐證明,依靠“湘情”開展對臺工作,最能融洽感情,最能形成合力,最能持久深入。湖南對臺人脈資源豐富,在臺湘籍人士及其後裔達50多萬人,且其中有不少人在臺灣有影響、有地位、有實力。這些都是我們發展湘臺關係的優勢所在。我們要始終堅持不懈地做好“湘情”文章,以鄉情、親情為紐帶,達到融洽感情、增進互信、凝心聚力、加強合作的良好效果。

  兩地各界交流和人員往來形成新局面。2008年開放省內居民赴臺旅遊,2009年1月開通長沙至臺北直飛航線,每週8個定期航班,2009年6月開通城陵磯和高雄港貨運直航,湘臺往來日益便捷,兩地融入“一日生活圈”。2010年,全省赴臺交流組團317個、4244人次,分別是2005年的5倍和16倍;臺胞來湘旅遊、交流考察37萬人次,是2005年的8倍。連續多年堅持開展“湘臺經貿交流合作論壇”、“湖湘文化之旅”、“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兩岸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在兩岸各界影響日益擴大,形成了品牌效應。2010年成功舉辦了“臺灣湖南周”、“在臺湘籍後裔湖南行”、“炎帝神農文化祭”等大型對臺交流活動;經貿、文化、科教、體育、衛生、宗教、婦女等領域的交流全面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湘臺交流領域不斷拓展、層次不斷提升、規模不斷擴大,兩地大交流大合作的格局基本形成。

  其次,做好經貿文章,是服從祖國統一與服務富民強省的最佳結合點。多年來,湖南堅決貫徹中央“先經濟、後政治”、“以經濟促政治”的戰略部署,不斷擴大對臺招商引資,有力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十一五”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實踐證明,深入做好湘臺經貿合作文章,既能有效做好臺灣工商界人士的工作,為促進祖國統一爭取力量,又能有效擴大招商引資,為“四化兩型”建設和加快富民強省匯聚資源。我們始終牢牢抓好這一結合點,不斷深化和擴大兩地經貿交流合作,努力造福兩地人民。

  李微微説,兩地經貿合作全面深化。自1989年首批臺資進入湖南,截止2011年6月,全省累計批准臺資項目2063個,合同臺資50.9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39.41億美元。“十一五”時期,合同臺資、實際到位臺資總額均是前17年的1.5倍。實際利用臺資在外資中的份額增大,由2005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3%。特別是2010年以來,來湘洽談合作的臺商臺企明顯增多,全年新批臺資項目99個,合同臺資8.45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6.3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3%、57%和36%,比全省引進外資增幅分別高出9.21和23個百分點。實際到位臺資增幅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4個百分點。五年來,臺資在湘投資領域不斷擴大,涉及製造業、電子、汽車、風電、農業、商業、物流、房地産等30多個行業;投資區域由最初以長株潭為主擴大到全省14個市州;投資規模越來越大,新批項目平均投資額由2005年的337萬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873萬美元,來湘投資的臺商不斷增多,除早期的旺旺集團、羅莎集團等之外,富士康、聯華電子、九興控股、頂新集團、國産實業、臺達電子、全創科技、統一集團等大型臺企紛紛落戶湖南。産業配套和集聚發展趨勢明顯,形成了望城臺商投資區、益陽臺灣工業園、湘潭九華臺灣工業園、衡陽臺灣工業園、岳陽臺灣農民創業園、雙峰縣臺資鞋業園、藍山臺資針織企業基地等臺商投資聚集區。長沙、張家界和株洲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等先後成立。湘臺經貿合作已經成為推動全省“四化兩型”建設的重要力量。

  再有,做好文化交流這篇文章,是爭取臺灣民心的重要切入點。文化是深入人心、融入血液、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是兩岸湖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園。實踐證明,深入做好文化文章,就能求同化異,推動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從而增強臺灣民眾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我們要繼續深挖湖湘文化內涵,打造更多的湖湘文化交流品牌,擴大湘臺兩地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以此為切入點,增進兩地互信,爭取島內民心。2008年,湖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以來,先後接待臺灣來訪團組20批、129人次,其中包括臺灣退役上將1人、中將8人、少將12人;接待世界各國統促會9個、114人次。湖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充分利用統戰性、民間性特點,去年和今年7月兩次組織交流考察團到臺灣訪問,加強交流與合作。對臺聯絡工作成效明顯。及時妥善處理涉臺突發事件,切實做好在湘臺胞臺商工作。成功承辦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接待連戰、吳伯雄、宋楚瑜、江丙坤、郁慕明等島內政要來湘考察。通過拜會臺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國民黨高雄黨部、臺灣中小企業家聯合會、臺東縣政府,走訪台灣大學、文藻外語學院等高校、新竹開發區等,加強湘臺兩地的文化經濟交流與合作,增進兩岸同胞情誼,目前已成為湖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促進兩岸交流的品牌項目。

  對臺宣傳與涉臺教育深入推進。李微微説,以入島宣傳為重點,連續七屆舉辦兩岸媒體聯合採訪,與臺灣“中天電視”、“中國時報”等主流媒體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湖南衛視獲批入島駐點採訪,兩地媒體以連線報道、資訊互換、節目共制、聯合採訪、開設專版專欄等形式結成全方位、多元化合作關係,有力推動了“讓臺灣了解湖南,讓湖南走進臺灣”,擴大了湖南在臺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0年,在臺灣主流媒體刊登有關湖南的文字稿件1400余篇,新聞圖片1300余幅,電視新聞800多條,製作報刊專版34個,電視專題片73個,掀起了對臺宣傳的熱潮。在全省範圍內廣泛組織學習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特別是胡錦濤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各級黨委(黨組),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把學習講話精神列入幹部教育培訓課程,為發展兩岸關係,加強對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李微微説,目前,湘臺互動交流內容已擴展到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體育、學術、宗教等多個領域。獨具特色的三湘文化是湘臺文化交流的重要主題。從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至湖南歷史名人如王船山、曾國藩、譚嗣同、黃興、蔡鍔等,都成為兩岸學人共同研究、聚會紀念的對象;馬王堆漢墓文物研究、湘繡藝術等交流項目也是臺胞關注的熱點。這些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特色的交流活動能長盛不衰,正是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生動體現。

  李微微指出,湖南對臺工作政策不斷完善,先後出臺了《關於對臺工作歸口管理的意見》、《關於促進臺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17個部門參加的臺商權益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辦法》,主要圍繞鼓勵臺灣同胞來湘投資、讓臺灣同胞安心在湘投資興業和維護臺灣同胞投資者在湘合法權益等3大方面作了相關規定。包括:鼓勵臺灣同胞投資湖南具有資源、産業優勢和發展潛力以及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的項目;鼓勵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及其協會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建融資性擔保機構,為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審批或登記臺灣同胞投資事項時,應當在規定期限內辦理,能夠當場辦理的要當場辦理;臺灣同胞投資湖南,享受比照適用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臺灣同胞子女可以到湖南的高等學校、中學、小學和幼兒園接受教育,就讀小學、初中的,享受義務教育學生的同等待遇等。

  李微微最後説,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局面已經形成,湖南將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中央對臺方針政策,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湖南對臺工作將不斷創新發展。充分利用湘臺兩地往來之便捷,加強經貿合作,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深化同胞感情,為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