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張飆

時間:2012-06-11 14:20   來源:統一論壇

  張飆,1946年8月出生。1964年考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大學畢業後,曾在工廠和共青團四川省委工作,1978年任《中國青年報》駐四川省記者。此後從事新聞工作22年。1985年擔任《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1994年擔任《科技日報》總編輯。先後擔任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中國記協報紙版面編輯分會會長、中國教育記者協會副主席。1993年被評為高級記者,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2月,調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12月,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2002年當選中國文聯七屆全委委員,擔任中國書協中直分會會長,中國書協評委會主任等。

  張飆出生在河北農村,既非書香門第,也未邁進文科大學門檻,他卻偏偏喜歡詩書。上高中時,一位語文老師看到有的同學鋼筆字寫不好,毛筆拿不起來,帶有批評口氣地説:“你們應該學會寫字,作為中國的讀書人寫不好中國字,還稱得上是中國人嗎?!”這對他刺激極大,鼓舞也極大。在學習之餘,他刻苦研究、臨摹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法帖。節假日,不少同學都回家,他卻在教室裏苦苦練字。張飆的大學時光正好趕上“文化大革命”,“運動”了不上課了,他有了時間研習書法,偷偷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尤其對“二王”的行書崇拜得五體投地,對《蘭亭序》、《聖教序》愛不釋手。曾有一段趣事。由於張飆的毛筆字寫得好,很多大字報都由他來負責抄寫。他抄寫的大字報貼出之後,總有不少人圍著看,有人看大字報,有人看他寫的字。有一次學校兩派“打派仗”,大字報對壘,張飆寫的大字報和對方的大字報貼在一起,居然由於字寫得好,就有人轉而支援了他這一派。

  60年代末期,張飆開始學習油畫和素描,小有成績,油畫作品曾入展1974年“成都市美展”。後學版畫、國畫、書法、篆刻,尤其迷戀行書,在研習行書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曾將臨《集王聖教序》之心得寫為:“有心萬事皆不難,獨運癡心廿四年。集字勒石功無量,承先啟後自有源。下筆呼應攀絕嶺,結字省變走平川。懸針垂露貴流動,短畫長橫重意連。折轉方圓分快慢,勾出虛實見直彎。墨意縈帶一絲挂,疏密相得兩色寬。雍容不減童心趣,恣灑均在法度間。手拙一日臨一字,年來卻也妙悟參。”

  張飆的職業生涯可以説是完成了巨大轉型的。理科出身的他,很早便投身新聞事業,54歲又從新聞行業轉到書協工作。這種大角度的轉身在一般人看來都是不容易完成的,甚至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張飆那裏,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無論從事哪個職業,張飆都是那種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專一行的人。

  新聞戰線工作的他,可以説是成績卓著。1984年獲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曾經6次獲中國新聞獎,10次獲全國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獎。所寫報告文學《她心中有個明亮的世界》,1983年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並獲首屆“郭沫若文學獎”。所著長篇報告文學《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劉三姐之夢》等均有較大反響。已發表作品100多萬字。有報告文學集、紀實文學集、小説、科幻小説及詩詞集等8部著作出版。所著反映中學生生活的《出走的少女》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並獲“飛天獎”。還主編了《新時期記者自選叢書》和《記者文化時代》、《我們是太陽》叢書。張飆還曾將當記者的心得填了一首《塞鴻秋》:“城裏走、鄉里走、山裏走,握繭手、握綿手、握縴手。風也受、雨也受、氣也受,人還道名也有、利也有、官也有。伐惡效獅吼,逢善魂相就,圖一個天地無垢心無垢。”這首散曲發表後,在新聞界廣為流傳。

  2000年,54歲的他迎來工作生涯的巨大轉型,很多人對他這次轉身是華麗轉身還是自找苦吃,有不同意見。但張飆説,在書協工作的日子裏,自己做到了問心無愧,“圖一個天地無垢心無垢”。在擔任書協主要領導期間,他遇到了許多節外生枝的事,也遇到了很多阻力。但他把精力用到主要目標上,這個目標就是團結書協大多數人進行創新改革,要給書協帶來新風氣、新成果、新面貌,幹實事、抓作品、抓人才,讓書法藝術水準更上一層樓。

  張飆履新之初,書協面臨很多困境。一位書協工作人員説:“過去辦展覽,三萬塊錢都找不到,組織不起來,書家也不熟悉……可張飆來了後,5年多時間組織辦了60多個展覽,沒找國家要一分錢。他是用市場化辦法運作。”提到張飆,書協的章巧珍十分佩服:“他有政治頭腦!各大展覽,配合政治、社會和群眾熱點,如抗日勝利紀念啦,建國,建軍多少週年啦,鄧小平誕辰多少週年啦等等,因為是熱點,投稿人多,投資的人多,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由以前找不到承辦單位到爭著搶著辦展覽,展覽一年就有十來個,你想這是多大的工作量!”60個展覽,猶如60個大舞臺,使老書法家煥發藝術青春,使新秀有了脫穎而出的機會,使工作人員在付出辛苦的同時增加了收入,使廣大書法愛好者可以頻登藝術殿堂,享受欣賞書法珍品的快樂。一舉幾得,整個書法界熱氣騰騰,出現了萬馬奔騰的局面。在張飆任內,還在2001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此獎是目前書法界最具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大獎。

  曾任中國書協辦公室主任的著名書法家吳震啟,祖藉齊魯生於燕趙,性格直率,自稱有秦瓊賣馬遺風。張飆剛上任時,找他談話。吳震啟秉直吐真言:“你是分黨組書記,我是機關黨支部書記,我想先問問你:來書協想怎麼幹?你面前有三條路:一是勵精圖治,建功立業,需艱難創業;二是局部調整,保持平衡,這是守業的路子;三是自己借機撈點油水走人,落個罵名。”六年後,張飆卸任時,吳震啟對他的評價是:“基本屬第一類領導”。

  張飆是一個充滿著感恩之情的人。1992年至2000年,在擔任《科技日報》總編輯的時候,他為兩院院士寫了100多首詩詞,在《科技日報》的“院士風采科海甘辛”欄目上刊登。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他用書法藝術將為兩院院士題寫的700多首詩詞展示出來,並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科技無限藝術無限張飆題贈兩院院士詩詞書法展”,將其中的101件作品展出,歌頌科學家和科學精神,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2009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之際,由中國書協主辦的“獻給祖國母親的歌張飆書歌頌祖國詩詞書法展”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分為祖國萬歲、精彩奧運、征途腳步、徵天英雄、中華人物、華夏雄風、大好河山、長城之歌8個部分。其中,最早的詩“歡呼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作于1970年,用書法作品對書寫新詩作了探索;最長的詩“長城歌”書法作品長30米、高3.6米,作于1997年香港回歸之時。整個展覽以滿腔熱情歌頌著祖國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和中華民族勇敢奮進的精神風貌。這些詩歌都是張飆平時有感而發,內容緊扣時代主題和大事要聞。神舟上天、戰“非典”、聲討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迎接黨的代表大會,每有重大事件或節日,張飆都以詩歌的形式記錄下當時的情景和情感。因此,欣賞他的書法作品,品讀他的詩詞作品,可以感受到一個國家的大事件和大情感以另一種藝術形式再現的魅力,更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張飆強烈的愛國情懷。

  張飆説,自己出生在河北平原,曾在四川工作多年,到過中國的每一個省區。在23年的記者生涯中,他採訪報道過壯、彝、藏、羌、傣、回、蒙古、朝鮮、侗、白、滿、苗、納西等少數民族的青年。走到每一處,和每一個人的交談,他都深深地感到:祖國是自己的母親,各個省區都是祖國的兒女,各個民族都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他對少數民族朋友有著特殊的情懷。2011年8月15日至22日,張飆“愛我中華愛我西藏”展覽在拉薩西藏群眾藝術館展出。在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之際,歌頌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讚美藏族兄弟勇敢奮進的精神風貌,讚美西藏高原的美麗風光。

  2006年張飆退休後反而更忙了,他擔任了多項社會工作。張飆現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日本友好協會理事,西泠印社顧問,北京林業大學國學院專家委員會主任,中華詩詞學會書畫委員會副主任等。一直以來,張飆熱心各種社會公益事業,他曾于2001年、2009年兩次作為祖國大陸書畫代表團團長,帶隊訪問臺灣,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長年關心和支援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用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藝術魅力為祖國的完全統一貢獻著力量。

  祝願張飆的藝術生涯長青!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