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破軍邙山I

時間:2013-09-02 11:2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公元564年,距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滅亡已有近三百年時間。

  這一年,中國大陸上使用著三個年號,分別是齊國清河三年、周國保定四年、陳國天嘉五年。

  這年冬天,周國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從國境上的潼關出發,逼近齊國領內的洛陽。北魏時期,洛陽作為國都,曾是一座繁華至極的城市,如今,卻將成為戰場。

  急報傳到齊國國都鄴都,朝廷一片嘩然。因為就在當年秋天,周國才向齊國提出了“百年和平”的協議,不料剛一換季,未等齊國答復,周國便突然發動這次大規模入侵。

  在嘩然之後,齊國上下都譴責周國“忘恩負義”。不過,被譴責的對象並不是周國的君主宇文邕,而是宰相宇文護。

  《北齊書》中對宇文護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名為宰相,實為國君。”宇文護是周國皇帝的堂兄,周國的宰相,實際上卻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是一名專橫至極的獨裁者。到這個冬天為止,周國已經有兩位皇帝被宇文護殺掉了。在位的皇帝宇文邕沒有任何實權,只能看宇文護的臉色行事。

  因此,周國這次出兵完全是出于宇文護的野心,並不是皇帝宇文邕的意思。此外,對于這次周國出兵,齊國有足夠的理由譴責宇文護“忘恩負義”。

  雖然宇文護的父親已經去世,但他的老母尚在,一直生活在故鄉。但是她的故鄉在齊國境內。宇文護控制周國的國政後,很想把母親接到身邊來,因此向齊國提出送回老母的請求,同時威脅齊國:“如果不肯把我母親送來,那麼周國將和北方的突厥結盟,聯手進攻齊國。”

  齊國朝廷上下就宇文護的請求,召開了禦前會議。

  “宇文護的母親是重要人質,不能送還給周國。”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

  但如果周國和突厥結盟侵略齊國,那麼陳國會如何行動無法預測。與其態度強硬招致國難,不如接受宇文護的請求,把他母親送到周國。這樣一來,既可以賣給宇文護一個人情,也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齊國是重視人道的國家。

  最後,齊國決定把宇文護的母親送到周國,不但將其視為上賓,派給她侍女和護衛,還派遣大隊人馬護送她到周國國都長安。

  宇文護自是非常高興,但隨後便恩將仇報。母親剛剛平安到達長安,宇文護就發出布告,調遣二十萬大軍討伐齊國。尉遲迥、達奚武、宇文憲、王雄、權景宣、田弘諸將率領大軍,高舉著“東伐”的大旗,浩浩蕩蕩地逼近洛陽。

  齊國上下先是一片嘩然,之後便是怒不可遏。雖說是亂世,如此露骨的背信棄義,也是極為罕見的。

  “宇文護這個畜生,一定要讓他知道我的厲害!”

  齊國皇帝用手里的象牙笏敲打著龍床說道。“畜生”這句罵人的話當時已經存在了,隨著佛教的傳播,這個詞也在世間廣為流傳。

  “去把忘恩負義的宇文護活捉,送到朕面前。朕要把他車裂,然後把他的屍體用鹽腌起來,再送到他母親那里去!竟然生養出這樣的畜生,他母親也是罪孽深重!”

  齊國皇帝名為高湛,二十八歲,是一位年輕暴躁的天子。他大發雷霆,群臣都低頭不語。高湛雙眼冒著紅光在朝堂里巡視了一圈,最後視線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叫道:“蘭陵!”

  “臣在。”

  應聲而出的是高湛的侄子,名長恭,十八歲,封蘭陵王。蘭陵王皮膚白皙,身材修長,眉清目秀,相貌俊美。

  “蘭陵,我命你立即出兵洛陽,討伐周賊!”

  “謹遵聖旨。”

  “周賊聽說有二十萬人馬,你不怕嗎?”

 “無論多麼龐大的軍隊,周軍都是無義之師,不足為懼。”

  “真是有出息的侄子啊!”皇帝話中有刺。

  思考片刻,高湛繼續下令道:“總之,你先帶一萬士兵速速前往洛陽。斛律光守在那里,集合後暫時在洛陽防禦。”

  “謹遵聖旨。”

  “不過,暫時不要發起攻勢,朕馬上把段韶召集到鄴都來,你們三人商討後,再決定戰術。”

  此時,右仆射和士開向前邁了一步,手中拿著一張類似急報的紙片。他當時四十一歲,出身西域,鼻梁高得離譜,鼻頭非常尖,嘴唇也紅得過分。

  “啟奏陛下,予州刺史王子良被周賊圍城,率領全城軍民投降了。”

  高湛雙眼又泛出紅色的光芒。

  “什麼,投降了?他明知投降後鄴都的妻子和家人會怎樣,還是投降了啊!”

  看著年輕皇帝的表情,群臣戰戰兢兢,誰也不敢吱聲。蘭陵王也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蘭陵,快去吧!完成聖上的旨意!”

  出聲打破僵局的是蘭陵王的哥哥廣寧王高孝珩。高孝珩當時二十五歲,位居大司馬,身材高大,頗有君子風度。廣寧王喜愛藝術,是當時一流的畫家。

  “朕率兵隨後就到。蘭陵,在朕趕到之前,你能取得什麼樣的戰果,朕非常期待!”高湛說。

  蘭陵王向皇帝深施一禮,隨後站起身來,遵守禮節轉身退出朝堂。群臣似乎也松了一口氣。蘭陵王退出朝堂後,一名廷臣追了出去。他和蘭陵王一樣,都穿著象徵身份的深紅色袍子,大約十六歲。

  “四哥!”

  蘭陵王聽到聲音轉過身來,少年立即投來銳利的目光和激動的聲音:

  “四哥,不獲勝就別活著回來!”

  這位少年是蘭陵王的弟弟安德王高延宗。蘭陵王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安德王排行第五。蘭陵王露出了微笑,平靜地回答道:“放心吧。你也要保重啊!”

  因為是在皇宮中,蘭陵王雖然心中思緒萬千,卻只能說出只言片語。凝視著弟弟的雙眸,蘭陵王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目送著蘭陵王離去的背影,安德王低聲嘟囔道:“四哥,一定要獲勝,活著回來……”

  朝堂上,和士開靠近皇帝的寶座,將手中的笏板虔誠地送給皇帝。皇帝很無聊地接了過來,胳膊肘搭在寶座扶手上,手掌托著面頰。和士開貼近皇帝低聲說道:“陛下,讓蘭陵王迎擊周賊有些不妥吧?”聲音中充滿了諂媚。

  皇帝用充滿血絲的雙眼盯著和士開這名出身西域的高官,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麼,和士開?”

  “這個,蘭陵王兄弟是陛下兄長的兒子,他們戰功輝煌時,恐怕會有些人頭腦發昏,產生毫無用處的想法吧?”

  “像去年那樣,你是想說這個吧?”

  “誠惶誠恐。”

  “所以朕……不,那件事已經過去了。蘭陵如果能獲勝,對朕有用,朕自然會論功行賞。如果對朕沒用,那也沒必要讓他再活下去了……”高湛繼續低聲說道:“即使他能派上用場,如果讓朕不開心的話,也沒必要留在這個世上……呀,差點兒忘了——”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叫道:“劉桃枝?”

  劉桃枝是個很優美的名字,但應聲而出跪在皇帝寶座前的,是一個相貌與眾不同的男子。他身材高大,非常健壯,雙手極長,頭上沒有一根頭發,雙眼間的距離極寬。雖然他身在朝堂,卻沒有穿官服,因為他並不是朝廷的大臣,而是無官無位的庶民,只是皇帝個人的辦事人。那麼,皇帝用他是為了辦什麼事呢?

  “劉桃枝,剛才聽到王子良投降周賊的事了吧?”

  “是。”

  “去那家夥的家里,把他全家都殺了。”

  “怎麼個做法?”

  “這還用問?當然是用朕最滿意的方法了。”

  皇帝與和士開、劉桃枝旁若無人地交談著,群臣戰戰兢兢地凝望著他們,最後把視線集中在和士開身上。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