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
現代人忙得翻天,活得緊湊,人生就顯得更加短促。
生下來,長大要十來年,讀書要十幾年,結婚要幾年,生孩子要幾年,養孩子要幾年,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工作、賺錢、買房子、買車子,追求成功,一不小心就到了四十好幾,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社會頂梁柱。
張春梅還沒回過神來,她甚至覺得自己的青春都似乎還在昨天,再回頭看看,後面已經跟了一大堆“後浪”,她站起來,伸伸腰,抻抻腿,才感覺自己老了,辦公桌前對著小鏡子照照,也有白頭發了。幹了一會兒活,身子骨就受不了,精神頭就頂不住了,眼也花了,口也幹了,腰板子也硬了。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她覺得自己老了,那也是未老先衰,她上頭還有老人,比她老得多。婆婆在,她怎敢言老?可生活確確實實把她推到了懸崖邊上,皮貼皮肉貼肉地告訴你,你得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打算了。張春梅有些不服氣,還想多幹點,事業上她還有進取心。幾個老閨蜜都勸她,算了算了,還追求什麼,女人嘛,混到退休得了。
可退休之後做什麼呢?張春梅不知道。也許退休之後她就更有時間照顧家里,也許退休之後她能有點自己的興趣愛好,她不願意多想,也不敢多想,她不敢多叫苦。人家都跟她說了,上有老下有小也是一種幸福,家有老是個寶,你伺候著寶,以後沒準這個寶也能傳個傳家寶給你,下有小是個潛力股,以後等你老了,孩子們也能給你點依靠。
有一部日本電影叫《楢山節考》,講日本的一個山村,老人活到70歲就要被丟到山里,春梅剛看了開頭就本能地反感。她自己是做健康雜志的,她總覺得每個人都有權利快樂地度過晚年生活。
小王到底年輕,看電腦上還有十來分鐘,拿著手中的小條,忍不住抱怨:“哎呀,這一個月才三千塊,讓人怎麼活啊,我還要交夥食費啊。”
“你不要交房租已經很不錯了,勒緊褲腰帶,還是能過,少吃點零嘴,不就省下來了?”張春梅在雜志社混了十幾年了,工資高高低低,她沒太在意過,但她始終注意養老保險這一項,每個月自己交249塊,到老了能拿多少,她沒概念,也從未去仔細算過,但本能告訴她,不會多,想到這兒,她嘆了口氣說:“還是要省錢啊,不然老了可怎麼辦,就靠這麼點養老保險,以後哪里夠用!”
小胡插話道:“小王,我可是有房貸的人,你不要刺激我好不好?春梅姐你還愁什麼,以後再不夠用,你老公還能不管你嗎,再說你家那位是大學教授,旱澇保收的,有他一口,就有你一口,我要是你,我都笑了。”
張春梅苦笑:“笑什麼笑,我哭都來不及。”
小王說:“張姐你要都哭了,我們就都別活了。”
“你們的日子都長著呢!我呢,我就是熬退休,看能不能輕省點,這一天天的,累人。”張春梅揉太陽穴,有氣無力。
“退休還不好,我現在就巴不得退休,給我兩千一個月,我明天就不來了。”
小胡說:“小小年紀,就這麼沒鬥志了,我這要養孩子呢,也沒像你這樣啊。”
“鬥志?能有什麼鬥志,生活的三座大山,早都把我們這一代壓垮了,能堅持下來,就已經是勝利了,還鬥志呢,你不一樣啊,孩子就是你無窮的動力,你現在就是一個女戰士,全能。”
張春梅聽不下去,卡著下班的點,就匆匆忙忙往家跑。最近一年,她總是到點就回家。她現在是社里的中層領導,正是幹事業的時候,雖然她也想幹好,可她實在是“有心無力”。以前二三十歲的時候,她總愛在雜志社加班,一幹幹到天黑,那時候《新健康》效益好,她人也年輕,有熱情,敢打敢拼,現在一改制,自負盈虧,市場環境又每況愈下,她自己人到中年,力氣上不足不說,而且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需要照顧,小的也不讓人省心。
她感到有些疲憊。
有時候,她站在紅綠燈前,都會累得發一陣呆,還是身邊的人碰她一下,她才回過神來,繼續往前走。
摘自:《熟年》 作者: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