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互聯網時代不一樣的玩法

時間:2013-10-31 09:03   來源:中國臺灣網

  馮侖在《野蠻生長》這本書里說道,過去的組織其實都稱之為樹枝型組織,像樹一樣,有根,有幹,幹上生枝,枝上生葉,每個人都在某一個組織的分枝當中,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政府部門,上面都會有自己的老板,下面也會有自己的下線。

  但在未來的互聯網社會,可能會出現兩種組織。馮侖都給它們起好了名字。一種是盈利型組織,又叫“特種部隊”。有點像在阿富汗的美國大兵那種組織形態,其特點是大後臺加上小分隊。後臺是什麼?是美國五角大樓的超級計算機,是停泊在波斯灣洋面上的超級戰艦。但是真正在阿富汗山區里面打仗的是三個人一組的戰鬥小分隊。大後臺加上機動小分隊,這可能是未來盈利型組織的一個特徵。

  另一種是非盈利型組織,又叫“基地組織”。其特點有三:第一,成員極度分散,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只要你信仰一致,不用寫申請書,兩個介紹人就可以宣布自己是其中一員。第二,成本各自負擔,組織上是沒有撥款的,所有東西得自己出錢去買。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點,依靠價值觀協調。不管這個價值觀有多邪惡,這種組織類型都是依靠價值觀來協調的,屬于內在激勵機制,而不是一年到頭幹得好了組織給你發獎金。

  這兩個未來的組織類型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靠一個核心形成小團隊。非常大的組織實際上已經不太適應現在的互聯網社會了,就像深圳的富士康,當達到三十萬人那麼大的組織規模的時候,風險已經不可控了。員工跳樓,郭臺銘先生覺得很委屈,跳樓自殺率還不如一般的縣城高呢。但記者天天圍著廠門數,跳一個跳兩個,結果變成危機公關事件。

  這就是組織大到一定程度的後果,任何一個小醜聞、小漏洞和小風險都會導致商業組織的巨大損失。這就有點像“挑戰者號”航天飛船的失事,當制造出來的機器已經達到高精密程度時,一個密封圈就可以要了人命。所以郭臺銘先生想出一個狠招,在未來十年用上百萬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

  未來的組織結構變型,不是做越來越大的組織。回到《羅輯思維》的一個邏輯起點,我們也並不想做一個多麼龐大的組織,產生多麼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我本人也不想當趙本山,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田頭的老農都認識我這麼一張臉。我的夢想非常簡單:如果我的知識能夠通過我和我的團隊辛勤的勞動服務到很少的一群人,比如說十萬人,足矣!

  所以如果你看不慣我本人,沒關係!隨著自媒體實驗經驗越來越豐富,我相信會有更多人來做與《羅輯思維》同類型的節目,大家也有挑選的余地,選擇一個看著順眼的人。喜歡我的人,自然可以繼續留在我這兒,我定當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

  這就是自媒體時代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玩法。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它讓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獲得了多種可能性,比如《羅輯思維》這檔自媒體節目,沒必要服務全國所有的觀眾。我們只需要在汪洋大海中取一瓢飲即可。我們心里也明白,對于大家那麼豐富的生命來說,我們也只是你生命中那弱水三千當中的一小瓢,僅此而已。

  本文摘自:《邏輯思維》,作者:羅振宇,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