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一卷:是否赴臺蔣介石觀望

時間:2013-07-15 14:27   來源:中國臺灣網

  是否赴臺蔣介石觀望 

  蔣介石于17日下午4點50分降落澎湖,落腳後進駐城外的貴賓館,據蔣經國記載,蔣介石到了澎湖後,眼看“中樞無主,江南半壁業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才下定了決心去臺“重振革命大業”,在澎湖也只逗留約一周時間,策劃江南作戰,與上海、華南兩戰場指揮事宜。其實由于海風太大、鹽分過高,馬公的建築及生活資源均不適于建立所謂訓練基地。事實上,陳誠之前早派人到此勘察,發覺交通通信頗為不便,因此早在4月29日電報中即建議蔣介石痛下決心,盡早長期“駐蹕”臺灣,以作為“革命復興最後根據地”,無須有其他顧慮。 

  眼見為憑,待蔣介石到了澎湖,東南海上基地構想不攻自破,甚至發現澎湖要塞和營區破敗無人,蔣介石還氣憤地在日記中稱“遁跡絕世了此一生”。不過在澎湖島上,雖然情勢緊張,氣候又相當熱,蔣介石卻不改雅興,在蔣經國陪伴下,前往原名“文石書院”的孔廟出遊,並遊覽島上東街、潭邊、鎮海、赤崁、後寮、通梁等地。 

  包括陳誠以及負責督運黃金來臺的央行總裁俞鴻鈞【6】等人,特地于5月21日飛來馬公探訪。至于陳誠此來,運抵臺灣的黃金則是一大關鍵。原來李宗仁此時眼看軍政遭蔣介石抵制,長江防線又被解放軍擊潰,南京失守,上海、杭州岌岌可危,因此早飛往廣西桂林與桂係將領商議應變之道,但國民黨卻打算轉到廣州另起爐灶。 

  當時國民黨由居正【7】、閻錫山【8】、白崇禧等人飛往桂林協調,希望勸回李宗仁。李宗仁則委由居正交給蔣介石六點備忘錄,即所謂的《談話紀錄》,作為加入廣州國民政府的條件,這六點備忘錄中,要求完整的軍事、人事權,將移往臺灣的黃金與軍械運回,並請蔣介石出國後,李宗仁方肯回到廣州主持大計,否則他將“自請解除代總統職權”。 

  蔣介石看到何應欽轉來的《談話紀錄》後,在日記中痛批李宗仁“愚拙荒唐”,“為任何無恥軍閥所不及”,更“展現蠻橫、恫嚇、要挾、爭權奪利,最卑劣無賴之型態”,蔣介石更指李宗仁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逼迫他出國。 

  蔣介石最後復函李宗仁,除堅持絕不出國外,以虛以委蛇的態度回應其他五項要求,特別在運臺黃金方面,蔣介石更稱當初是為避免國家財富遭劫持,所以下令轉移到安全地點,“引退之後,未嘗再行與聞”。眼看蔣介石無意就范,李宗仁仍轉赴廣州參與政務,並宣布由行政院在廣州召集財政糧食會議,邀擔任臺灣省主席的陳誠出席。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