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一章 將生命變成一部傑作

時間:2012-10-24 15:5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一章 將生命變成一部傑作

  一份主流紐約報紙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一個知名的賭徒的死訊做了如下的評論:

  “如果他不是那麼年輕就開始賭博,一賭就賭了一生,而且還賭得那麼成功,那麼人們會認為賭博只是他的一個業余愛好,而不是他生命中的必要部分。”

  去世的這個人天資聰穎,穎悟絕倫,他本可以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然而遺憾的是他死後,只留下一個“成功的賭徒”這樣一個不光彩的名聲。

  他誠實——在賭博的時候同樣如此,友善、聰慧、判斷能力強,頗具商業天賦。他完全可以成為任何一個行業里的佼佼者。此外,他天生愛漂亮,並且他也認真地培養了自己的美感。他酷愛讀書和藝術,而且也具備優秀的鑒賞力和判斷力。

  由此可以推斷,他完全能夠成為任何一個領域內的王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在青春年少之際卻選擇將賭博作為畢生的事業,從而浪費了絕佳的天賦。

  這個賭徒死後的一兩個星期,全國的新聞界就報道了另外一個人的死訊。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人!他的生命就是一部令人讚嘆的傑作!他品格高尚、馳名當世!他給世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每家報紙都評論了他輝煌的事業,謳歌了他為人類,尤其是為他的祖國做出的傑出貢獻。

  《紐約世界報》評論說,“沒有幾個美國人意識到這個國家受恩于約翰繆爾 。他是一個科學家,卻又具備詩人的眼光;他熱愛大自然,懷有實際的理想,他讓一個國家懂得尊重自己擁有的財富,不至將其肆意揮霍掉,沒有人能夠代替他的地位。正是他誠摯地宣傳,美國才得以建立起國家公園和森林的保護體係。如果沒有他,恐怕美國的約塞米蒂國家公園早已經成為一片不毛之地——群山變得光禿一片,河流幹涸。”

  他給子孫後代帶來了綿延無盡的福祉,但是當初為了實現這個高尚的目標,他遭到了伐木工人、土地搶奪者、以及當代掌權者、物質文明崇尚者、貪婪者的仇恨。

  倘若他只是拯救了一些最重要的自然景觀,使其免于遭受破壞,那麼他就不會獲得如此好的名聲。他還是一個達芬奇式的學者,他的成就涵蓋了地質學家、開拓者、哲學家、藝術家、作家和編輯所能夠取得的成就總和。

  每個人都面臨著兩種選擇,傑作,還是次品。無論是哪種結果,它都會被懸挂在文明的畫廊中,展示給世人。但一個人的事業不僅是供展覽的作品、給文明做出的貢獻,更是如何利用自身被賦予的天分,回報造物主對我們的恩賜——這才是我們提交的最終答卷。

  人生中最令人遺憾的事情之一莫過于一個人賭光了人生中的機會,賭光了成功的可能,等到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才幡然悔悟,原來自己的天賦始終沒有得到發揮,本來有能力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如今自己卻把它變成了一部殘次品。

  你將成為哪種人,你將贏得世人的尊重和敬仰,還是唾棄和鄙夷;選擇權就握在你的手里。不管命運如何,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你塑造美好的品格,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並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

  或許你擁有的財富或多或少會取決于運氣等偶然因素,然而,你選擇成為何種人卻完全取決于你,這個過程無需經歷痛苦的歷練和自然災害的侵襲,不會因為地點的更替而遭受損失,也不會被無常的命運左右。

  林肯說,“我不能保證所做的事都能成功,但是我能保證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能保證做到忠實自己,如若不然我就會變成令人鄙夷的懦夫。”

  商界風雲變化,外界環境陰晴難測,人們對此無法提前預知或者採取措施防范,但是就算在商業上失敗了,一個人仍舊可以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即使財產盡失,變得一無所有,也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傑出的人。

  戰時的比利時有很多人變得窮困潦倒,失去了事業、家園、謀生的手段,被殘酷的戰爭剝奪了一切,但是他們卻比先前更偉大、更高尚、更崇高。很多人的妻兒或者被追擊炮炸死了,或者死于饑寒,然而這些人仍然從不幸中堅強地站起來,提升了自己,堅強的品質是無法被硝煙和戰火抹殺的。

  那些我們敬仰的人,世界為之豎起不朽的豐碑的人,都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這些遠比金山銀山更有價值。秉信金錢主義至上的人是道德上的矮子。有時候看起來世事比較艱難、世界自私,然而,這個世界卻從來不會讚譽貪婪和自私的人,它只會紀念實現了人生價值的傑出人士。人類天生鄙視自私自利和貪婪的性情,同時也熱愛無私奉獻的品質。我們知道無私奉獻的人才是社會中堅,他們為人類做出的貢獻不可估量。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 每年的收入只有一千美元的時候,他給人類做出的貢獻超過了當時的任何一個富人。位于馬薩諸薩州東部的小村莊康科德,因愛默生、朗費羅 、路易莎奧爾科特 ,以及路易莎的父親,瑪格麗特富勒,和其他新英格蘭的優秀作家而享譽不朽的名聲。許多大城市給世界帶來的貢獻與這個小村莊相比簡直是望塵莫及。愛默生的聲音如同萊克星頓的槍聲 ,已經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起源于此地的新哲學思想業已融入全球的所有信條並為世人所接納。

  許多人認為自己沒有盡力將生命變成一部傑作的義務。他們完全不懂得我們來到世上的真正使命就是激發造物主賦予我們的潛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每個生命都帶著神聖的使命而來,每個人都潛力無窮,而其來到世上的神聖使命就是開發自身的潛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成為優秀的人,完成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好的事。

  一個人只有在認識到自身具備取得偉大成就的能力時,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為只有抱有這種信念、懷有雄心壯志,同時珍視生命,才能夠幫助一個人成為最好、最完整、最優秀的自己。倘若沒有這種信念,缺乏雄心壯志,視生命如草芥,那麼任何的坎坷都會將一個人的生命變成一部悲劇,人們也不會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造物主賜予我們如此偉大的使命,我們就該認識到工作的目的不應該僅限于謀生。謀生只是造物主計劃中的一個附帶品,造物主的真實目的是希望我們活出精彩的人生。人們從事一個職業或者一個專業能夠展現自我的風採,同時自我提高、自我成長,並發掘出自身隱藏的潛能,提高自己的智力,強健身體,升華靈魂,將造物主賦予我們的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才是從業的真諦。

  如果我們每天工作的目的只是滿足衣食住行、交稅,只是為了得到少許的快樂和其他不期而遇的收獲,那麼我們還不如沒有生活過。工資和我們依靠天分賺取的錢財只能帶來些許的滿足,只有塑造了完美的品格,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滿足感。正如愛默生所言,“人是全部——其他一切都無關緊要。”

  造物主可能為我們準備好了面包,我們或許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就能夠滿足生存的需求。然而,在造物主的計劃中,有比面包和黃油更重要的東西。我們來到世上接受教育。生活便是我們發展心智和品格的頂尖大學。我們選擇畢生的事業時,應該選擇那些可以發掘出自身最大的潛能的事業,而不是僅僅可以讓我們賺取金錢的事業。

  只要利用誠實的渠道賺錢,那麼具體的渠道是什麼並不重要。一個人的真正目標應該是 自我訓練、自我修養、自我提升並激發出自身的潛能。

  將生命變成一部傑作,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必須從事某些高深的職業,或者做一些偉大而特殊的工作,抑或投身學問深奧的專業。任何誠實的勞動都是高貴而神聖的。許多人在做著類似補鞋、苦工等看似卑微的工作,但是他們卻將自己的職業變得高貴、令人尊敬,把自己的生命變成了一部傑作。不計其數的農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土地上辛勤勞作,把種地變成一件高尚的工作,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了一部傑作。伊萊休伯里特在鐵匠鋪鑄造鐵砧的時候,他也在將生命鑄造成一部傑作 。

  或許有時候,我們的生活水平低于自己的最高期望,但是如果我們願意,依然可以創造出精彩的人生。無論一個人從事何種職業,他都應該追求成為一個更高尚、更大度、更高貴的人,這比在股票和債券方面做大筆投資更富有價值。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也許你是洗盤工,也許你是煤炭搬運工,但是無論從事哪種職業,只要你願意,你都可以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升自己並快樂地生活。如果全心投入,即使最卑微的職業也可以變得高尚。

  美國早期一些最高貴的人大多都是制鞋匠、補鞋匠、農民和工人。在那個年代,一個人靠哪種工作謀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品質如何。

  我們如何從事這份職業比從事何種職業謀生更重要。我們工作時的精神狀態更具有價值,更能不朽。

  你無法根據一個人迫于生計才從事的工作來獲悉他的真實性格、品味和愛好。一個人自願做出選擇的時候,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的時候,我們才能從中得以知曉他的真正品格,因為他在做這些選擇的時候投入了感情和精神。

  “我立志活得有價值。”不久前,我跟一個貧窮的年輕移民談話時,他如是說。這個目標頗具價值,因為它包含著偉大的雄心,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堅定意志,以及為人類服務的崇高信仰。

  這個年輕人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到夜校學習知識,同時利用閒散的時間、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提高自己。

  恰恰是這種執著的精神令人脫穎而出,是這種精神讓美國與眾不同,是這種精神產生了林肯、安德魯傑克遜、愛迪生、約翰繆爾等偉人——無論是出生在美國本土,還是移民而來的人。

  還有比“讓人生有價值”更高尚的志向嗎?這種志向有執著的精神作支撐,所以懷有此志向的人不會失敗。

  令人遺憾的是,家長通常沒有給孩子們灌輸正確的人生理念或者職業觀念。很多孩子在在成長的過程中相信活著就要盡可能地享樂,盡力給自己創造舒適的生活。這種孩子在成年之後,只會將工作看做是人生中必須的、令人生厭的義務,他們不得不依靠工作獲得生活中的一切必需品。他們當中很少有人在塑造生命方面得到正確的指導,也沒有人告訴他們一個人從事的事業應該能夠幫助塑造自己,幫助自己全面發展人類的三重自然本質即精神、心智和身體。

  今天,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不是教給人們如何謀生,而是教會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將生命變成藝術中的藝術。事實上,做到克己、耐心、體諒他人,懂得如何正確地面對生活,比單純的上學念書更重要。

  我並不是在貶低教育,它的作用舉足輕重。其實,如果年輕人不願意努力學習,不願意為了獲得最好的教育而做出犧牲,那麼他就無法將生命變成一部傑作。教育傳授給我們開創事業所需的知識工具,但不一定會幫助我們完成一部傑作。僅為自己活著的人,不會對社會產生價值,因此,無論他的學歷有多高,職業有多好,他得到的只有巨大的失敗。他的生命不是一件傑作,而是一幅不雅觀、不光彩的劣作。無論他的專業是什麼,財富狀況如何,地位怎樣,他在造物主賦予他的一項偉大任務中完全失敗了——他沒能將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

  我們曾經見過無數智慧超群的人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這些成就只停留在物質層面上,他們卻絲毫沒有看到生命的神聖。

  我們還曾見過無數腰纏萬貫的百萬富翁,他們只開發了一小部分智力,而這部分智力令他們變得貪得無厭,只為滿足自己的動物習性。這些人的理想、尊嚴、博愛精神以及社會素質早已經因為極少被利用而枯竭。

  “生命勝于飲食,身體勝于衣衫。”這句話比生命冊和聖經中的任何一句話都更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耗費精力和心血來滿足對飲食和衣衫的需求,卻僅利用閒散的時光和精力來塑造自己。

  這兩種情況應該互換一下位置。創造精彩的人生,努力提升並完善自我才應該是人生中的首要大事,而滿足衣食住行則處于次要地位!

  說我們完全無需關心物質生活的說法也是荒謬透頂的。只要我們還活著,就需要食物、衣衫和居所,我們必須用雙手或者大腦,或者手腦並用來滿足對這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關鍵是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金錢或者只為滿足物質需求,這些與崇高的目標相比那些只是次要部分。正如西奧多帕克所言,“你從生活中得到的最好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金錢能夠帶來的東西。你必須為了全面發展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而努力,正如你為了獲取金錢而努力工作一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並將其保持到底你必須承受很多痛苦。”

  我們應該將大量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塑造生命,以及培養建立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上,而不是每天不帶任何仁慈的想法、不帶任何為他人做貢獻的念頭,花費十個、十二個甚至十五個小時追逐金錢。

  有一句古老的印度諺語,“幫你的兄弟把船拉到岸上,哦,看吶!你自己的船也靠岸了。”在忙碌的一天里無私地幫助他人會使最普通的工作變得榮耀。給沮喪的人一個微笑,一句讚揚和鼓勵的話語,將是一人的人生畫卷上最美麗、最永恆的圖畫。

  人類不是受到外界控制的機器,相反,人生的發動機就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他決定著自己的人生方向。每天,他都可以十分確定地對自己說,

  “沒有資本,沒有他人的幫助,甚至遭到了反對,我也能夠做真實的自己,我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把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部傑作。”

  “我是自己唯一的敵人。只有活在我肉體內的那個靈魂才能夠阻礙我成功,毀掉我的個人職業發展。”

  “天數和命運奈何不了我。在上帝的庇護下,我是自己的創造者,是自己的主人,掌控著自己的命運,我是‘自己靈魂的船長’。”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