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上海的城南舊事》:圖説城南

時間:2016-03-21 10:15   來源:鳳凰讀書

  書名:《上海的城南舊事》

  作者:馬學強 龔崢◎主編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2月出版

  定價:65.00元

  【內容簡介】

  全書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依據大量原始資料,用嚴謹的歷史研究方法,對上海城南地區(黃浦區半淞園街區與原盧灣區一部分地區,現今該地區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歷史文脈進行了梳理,對未來前景進行了展望。全書展出近百幅城南地區的圖片,從城區發展和百姓生活的角度切入,讓讀者既生動又準確地了解了上海城南的發展歷程。

  【作者簡介】

  馬學強,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文遺産研究”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上海史志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江南區域史、中國城市史、都市人文遺産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上海通史》第2卷、《從傳統到近代:江南城鎮土地産權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國一個經商大族的變遷》、《出入于中西之間:近代上海買辦社會生活》等。參與主編《千年龍華》《西學東漸第一校》《閱讀思南公館》《百年大同》《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等。

  龔崢,同濟大學畢業,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現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創新項目的重要策劃者與實踐者之一,曾參與2010年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方案策劃,負責主持城市案例的招展和參展服務。帶領團隊改造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後續利用項目,獲得亞洲首個LEED-ND鉑金級預認證,並榮獲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協會頒發的“卓越規劃大獎”。

  【目 錄】

  導讀

  第1章 圖説城南

  一 明清時期的城南

  二 近代的城南

  三 1949 年以來的城南

  第2章 明清時期的城南

  一 上海築城與“城南”的出現

  二 黃浦江與城南的變遷

  三 城南的商業與市集

  第3章 近代化進程中的城南

  一 城南的區位優勢

  二 近代企業分佈與“滬南工業帶”

  三 城南的市政建設

  第4章 半淞雅韻

  一 半淞園開幕

  二 半淞園景觀

  三 園內活動

  四 經營 印象 影響

  第5章 街道時期的生活

  一 半淞園街道的嬗變

  二 街道裏的單位

  三 街道里弄的集體化記憶

  四 現代城市社區

  第6 章 成為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

  一 大事件影響下的街區更新

  二 營造“城市最佳實踐區”

  三 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共用城市實踐的創新成果

  四 城市最佳實踐區後續開發與利用

  附錄

  1.圖片目錄

  2.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導 言】

  熊月之(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史學會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復旦大學教授)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以下簡稱園區),北至中山南路,南至黃浦江,東至南浦大橋,西至保屯路、望達路。2011 年,在黃浦區與盧灣區合併為新黃浦區以前,此地原為黃浦區半淞園街區與盧灣區的一部分,今均屬黃浦區。

  園區的區位特點是南面濱江,北面近城,屬於城南地區,近代以來具有相當豐厚的文化底蘊。

  這一帶的早期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天寶十年,即西元751 年,上海地區第一個獨立行政建置的華亭縣設立。華亭下轄22 個鄉,包括集賢、修竹、高昌、長人等,園區所在地其時屬高昌鄉。高昌鄉下轄四個裏,即高昌、盤龍、橫塘、三林,園區所在地屬高昌裏。1292 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政府設上海縣,高昌鄉屬之。在明清行政區劃中,園區所在地一直屬於松江府上海縣高昌鄉,主體部分兼跨二十五保的十四圖、十五圖等,一小部分屬於二十四保。

  上海縣設立時並未築城,到1553 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因倭寇侵擾,才築起縣城。園區所在地被習稱為城南地區。上海縣城地處吳淞江與黃浦江之間,溯江而上,可達江南腹地,順江而下,直通大海,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築城第二年,朝廷在這裡設立海防道,駐兵防守。城南一帶,設有兵營。此後,城南逐漸出現一些村落、集市。

  明清時期,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相當繁榮,園區所在城南一帶居民漸多,炊煙嫋嫋,鄰里相望。兩個地標性建築在這裡出現,一是南溪草堂,一是高昌廟。南溪草堂位於江濱,係明代舉人顧英所築,窗涵水影,門過潮聲,賓客過從,把酒論學,好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園風光,清人有竹枝詞專記其景。高昌廟有新、舊兩所,均濱江而建。明代時期為附近朱、陳、張三姓居民樂助,清雍正間曾重修,後圮。廟宇供奉哪位神靈,住持為何人?因史料闕如,已不可考。日後江南製造局地址,即先前廟宇所在地。

  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在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上海城市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城市與多功能經濟中心,園區所在地也滄桑巨變。

  1865年,清政府在上海開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製造局)。局址初設虹口,次年遷于高昌廟,佔地七十余畝,後又不斷擴充。清末民初,製造局是中國最重要的現代化兵工廠與造船廠,聘請洋員,雇用工人,生産新式輪船與槍炮子彈。製造局附設翻譯館,聘請中外學者翻譯各種西書,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航海、醫學、法學,更多的是關於機器製造的技術書籍。與翻譯館同處一樓的還有廣方言館,那是一所專門學習西方語言文字及其他西學的新式學校,聘請中外教習執教其中。局中還設有專門培養技術人員的學堂。製造局地位重要,清政府需要專門派兵守衛。廣方言館是官辦學校,兼任製造局監督的上海道臺是其直接行政領導,道臺大人時常要到製造局與學館中視察、指導工作。這樣,製造局就成為集兵工、製造、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機構。從清末到民國,從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到滬軍都督、淞滬護軍使,從軍政領導到普通學人,都相當重視或關注這一機構。伴隨這一現代大型企業的誕生,園區所在地交通設施、經濟結構、社會結構都發生了重要而深刻的變化。各色廠房、江邊碼頭、船塢、江岸道路、駐軍營房次第建築。著名的滬軍營路就是為了適應製造局的需要而專門開築的。為了適應大量導入人口的生活需要,附近農民的作物品種悄然發生變化,由糧棉而改為蔬菜。為適應人們交易需要的集市也空前繁榮起來。製造局東北角的高昌廟鎮的興起,就是其明證。

  近代上海城市發展,是以縣城、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為中心,向北、南兩翼擴展的。清末民初,北面是閘北興起,南面則是城南發展,從董家渡到製造局之間的濱江地帶,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裡水陸交通都很便捷。水路方面,黃浦江水面遼闊,碼頭林立,有申大碼頭、沈家碼頭、鴻昌碼頭、江邊碼頭等。陸路方面,滬杭鐵路1909 年建成通車,上海南站就設在這一區域內。通過滬杭鐵路,上海可以迅速地通達松江、嘉興、杭州、寧波地區。1916 年,上海修建了北站至新龍華的聯絡線,滬寧、滬杭兩大幹線被連接起來。由此,從上海南站也可以便捷地通往蘇州、南京一帶。1927 年以後,園區所在地成為上海特別市一部分,其發展也被列入上海特別市規劃之中,被定位為“滬南工業區”。1928 年,南京國民政府調整上海行政區劃,城南地區被劃為滬南區。到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城南地區已是相當興旺的新興工業區。除了前面已經述及的江南造船廠,這裡還有求新造船廠、法國自來水廠、上海內地自來水廠、華商電器公司等,麵粉業、染織業、絲織業、搪瓷業等民族資本工業也紛紛落戶這裡。

  縱觀園區所在地在近代演變的歷史,有一個特點極其鮮明,即區域命運與國家命運一起跳動。區域發生巨變的第一個契機,是洋務運動的興起。江南製造局的創辦,是中國歷經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兩次重創以後,痛定思痛,奮起學習西方堅船利炮的結果。晚清時期,江南製造局是中國政府官辦的最大兵工廠,製造局的工業水準代表了中國的工業水準。區域發展的第二次契機,是1900 年以後,上海地方士紳興起地方自治運動,開展以鋪路、造橋、裝設路燈、改良市政、加強市政管理為重要內容的城市近代化運動。這是仿傚租界市政建設與管理、不甘落後、見賢思齊的愛國運動。城南地區是這次運動的重點區域。經此運動,城南地區環境有所改善,為日後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區域發展的第三次契機,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上海特別市成立,租界以外的上海地區被納入大上海特別市發展規劃。此後,城南地區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大上海特別市計劃,是上海華界當局不甘於其市政建設與管理落後於租界,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的建設運動,其規劃制訂、市政藍圖設計,都有與租界一爭高下的內涵,帶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特色,其中心地在江灣,但城南也是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三次契機,表現方式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實質則一以貫之,就是不甘落伍,振興中華。

  縱觀園區所在地在近代的景觀,還有一個特點極其鮮明,即區域景觀十分注意突出中華元素。這以半淞園最為集中。半淞園始建於1918年,佔地七八十畝,是上海城南最大花園。園取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詩中“翦取吳淞半江水”詩意命名,園名即富含中華文化元素。園林設計強調“全園悉從華制,無仿傚洋式之處”。園中亭臺池沼,一依山水畫稿,加以點綴,沒有採用歐美園林常見的那種大片草坪、大塊廣場的樣式,而將水景、假山作為園林的主體景觀,由人工開挖園湖,延伸出數條河道,復將挖湖之淤土堆疊成假山,以人為之美融入天然,以清幽之趣構築濃麗。這種藝術情趣,深得中國傳統園林美學真諦。園中一年四季花卉盛開,以牡丹、紅梅、金橘、桃花最有名,均為中國傳統名花。與景觀風格相呼應,半淞園內景點名目,也帶有濃郁的中華意蘊,諸如江上草堂、群芳圃、枕流軒、杏花村、碧梧軒、荷花池、九曲橋、藕香榭、水風亭、又一村、剪淞樓、迎帆峰、瞰江亭、花徑、雲路等。園中時常舉辦花卉展覽、焰火晚會等。尤其是中國傳統時代常見的蘭花會、龍舟賽,還有眾多文人愛好的崑曲,在半淞園最為出名。每年端午節前後的三五日,半淞園內照例有龍舟競渡表演,嘉定、南翔、浦東、羅店等地的龍舟競相來此獻藝,引得無數遊客近悅遠來。1923 年來看龍舟的遊客有七八千人,1926年有2萬左右,到1934年則不下3萬餘人。由此,半淞龍舟成為民國上海旅遊的一大亮點。

  半淞園突出中華文化元素,與當時上海租界的外灘公園、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極斯菲爾公園(今中山公園)、虹口公園凸顯西洋文化元素,適成鮮明對比,與華人設在公共租界的張園也很不相同。當時曾有人比較半淞園與張園文化韻味之差異,認為半淞園如同晚唐文人之詩歌、惲南田筆下之花卉,張園則是“歐化文、西洋畫”,風格迥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那時中國紳商眷念中華傳統文化,堅守與弘揚中華文化的心態。這與日後在這裡興建的世博會中國館突顯中華文化元素,簡直如出一轍。是巧合,還是有著某種內在聯繫?有待專家解讀。

  區運連著國運,園色凸顯國色。最能反映園區所在地興衰與國家命運脈搏一起跳動特點的,是1937 年“八一三”事變以後,侵華日軍飛機野蠻轟炸南市,投下8 枚炸彈,炸死炸傷七百餘人,風景秀麗的半淞園被炸為廢墟,繁忙熱鬧的上海南站被夷為平地,其他諸多現代企業、市政設施也橫遭摧毀。一度道路寬暢、廠房林立、繁榮昌盛的城南地區,變得瓦礫遍地,尿糞橫流,蚊蠅亂飛,滿目瘡痍。

  從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直到1949 年上海解放,園區所在地經濟社會一直與臟亂差聯繫在一起,棚戶連片,人口擁擠,環境骯髒,治安混亂。尤其是南車站路、廳西路、保屯路、西淩家宅、惠祥弄等地的草棚簡屋最為密集,環境最為惡劣。解放前夕,這一地區在政治上是江南造船廠、南市發電廠進步工人進行抗日反蔣的地下鬥爭之地,同時又是流氓橫行、惡霸當道和各類社會渣滓麇集之所。

  解放以後,園區所在地長期屬於蓬萊區(後為南市區)半淞園街道,居民95% 左右是勞動人民,內以工廠工人、三輪車、場車、建築和手工業工人佔多數。人民政府對園區所在地大片棚戶區進行了改造,在南車站路、保安路建成一批市民新村。至20 世紀80 年代,所有臭水都被填平,建成多條柏油馬路,建造了200 多幢工房。改革開放以後,園區所在地實行大面積舊區改造。2000 年,原黃浦區和南市區“撤二並一”後,淞園小區陸續拆除危棚簡屋1 萬7 千平方米,動遷居民2800 余戶,單位44家,當時規劃這裡將建設各類建築40 萬平方米,其中住宅33 萬平方米。2002 年以後,隨著上海世博會積極籌辦,給園區所在地的城市更新帶來了脫胎換骨的契機。作為浦西世博園區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半淞園區境內的中山南路、西藏南路口社區擁有近1 平方公里的世博用地,被規劃為浦西世博園的“陸上大門”。為了擦亮這浦西世博“第一扇窗”,半淞園社區圍繞“舊區改造”,努力演繹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建設現代宜居城區,推動居住區建設的定位逐漸走高,社區居住形式出現多元化。園區所在地在宜居環境品質、低碳生態模式、工業建築再生、科技整合應用和地域文化特色方面,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百年老廠房變身“星級綠色建築”,南市發電廠成功改建為“城市未來館”,使其成為上海城市變遷的見證者。發電廠于2007 年正式關停,實施綜合改造。發電廠區內高達201 米的大煙囪,變為以不同顏色展現天氣狀況的“世博氣象景觀塔”。其他一些工業建築,分別被改造為多個城市參展者的“案例聯合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