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人平均閱讀圖書0.7本,韓國每人平均閱讀圖書7本,日本每人平均閱讀圖書40本。美國伊利諾大學閱讀研究中心的主任對中美兒童的閱讀情況進行過研究,得出的結論令人震驚,美國兒童的閱讀量是中國兒童的6倍。”今年5月,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教育研究中心(部)、清華大學附屬小學聯合舉辦的“首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論壇”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月霞將中國兒童的閱讀狀況和國外進行了對比後指出,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在迎來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偉大成果之後,中國兒童閱讀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尷尬和危機。
中國兒童的課堂缺乏閱讀嗎?閱讀在人生的初期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發揮著怎樣的作用?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以來,小學課堂的確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教材的豐富與多元化的教學,讓單調的人生第一課變得更加趣味和多彩。然而,隨著“填鴨式”教學的泛起,“一些學校為了追求一些公理化的教學目標,放棄了對閱讀意義的基本認知、深刻理解和積極引導,導致閱讀慢慢遠離了課堂。”課堂不再是孩子們收穫歡樂的海洋,閱讀的缺失,讓我們的教育變得沉重負擔滿滿。
“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産生深刻的影響……孩提時,所有的書都是預言書,告訴我們有關未來的種種,就好像占卜師在紙牌中看到漫長的旅程或經由誰見到死亡一樣,這些書都影響到未來。”作為美國50年來唯一銷量超過200萬冊的教育經典,在中國讀書市場火爆一時的吉姆 崔利斯所寫的《朗讀手冊》中,收錄有眾多闡述童年閱讀重要性的句子。這本書已被當下很多中國父母奉為教育孩子的“至寶”,其實,《朗讀手冊》面向的群體廣泛而且直中要害,它所收納的內容,包括朗讀的正確方法、意義、社會背景,還有一整本的書目。所以,這本書既屬於家長,也同時屬於孩子和一切教育界人士。《朗讀手冊》的流行,恰好説明,兒童閱讀是時候大力推廣並適時播種了。
閱讀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過程,它不是藥而是營養物。在一個人的童年時代,大量的閱讀,不但能培育良好的語言功底,還能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感知外部世界的變化,對成長大有裨益。作為兒童閱讀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老師,則需要真誠付出,將閱讀陪伴作為少兒教育的重中之重,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理想,獲得知識與成長的樂趣。
若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