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鋪前中臺村吳群珍藏的祖傳古籍,其中有《詩經讀本》。 陳耿 攝
今年夏天的超強颱風“威馬遜”給文昌、海口沿海地區帶來重創,鋪前鎮中臺村吳群家的老房子也被刮倒,他在收拾和整理舊物時,意外發現其已故父親多年前用塑膠薄膜包裝的一批古書,其中兩卷為其曾祖父吳明卿清末時撰寫的手札,詩文內容反映了國內時局和本島民風、民情,以及張之洞和潘存之間的書信來往趣事。
吳群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些古籍只是被雨水淋濕,他不敢放在陽光之下暴曬,生怕受損,而是擱在屋內慢慢晾幹。此後,他在翻閱時,發現大量與海南本土和當地名人(如書法家潘存)相關的歷史資訊,於是向記者報料。
今天,記者細讀吳群曾祖父吳明卿的其中兩卷行楷結合的手札,在發黃的宣紙之上和雋秀的字體之間,果然讀到不少“硬貨”。譬如,《勿忘國恥論》一文,就寫到甲午戰爭(1894年)和庚子賠款(1900年)的史實,後人可以借此知悉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革命可以獨立論》和《擬孫中山先生祭黃花崗烈士文》,又反映了作者在改朝換代之際,能夠接受新思想的心路歷程。
吳群説:“我的曾祖父是清朝末年一位失意的讀書人,他跟潘存是忘年之交,潘存比他年長,曾經中舉人,但他沒有。”吳明卿的《赴試燕京失志而回》一詩,就是他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揚鞭北上赴皇城,壯志無辭萬里行。曾試燕京期得售,誰知雁塔不題名。登仙未具三分骨,落魄難酬十載情。是佛何妨遭萬劫,天教抑塞術難精。”
吳明卿的手札還記錄了清末重臣張之洞寫給潘存的一個謎語:“牛觸和尚屋,兩人扛樅木,雙木不成林,一目生兩腳。”潘存看後,悟出是“特來相見”4字,於是前去謁見張之洞。
晚年的吳明卿喜歡遊歷瓊州山水,其足跡所到的瓊山舊州、定安嶺門、屯昌南呂等地,都留下寫景紀實的詩篇。其《南呂屯昌地方經大兵後境況》、《南呂屯昌賊勢強盛李將軍殉難而亡》、《南行途中聞賊再起》等詩作,則記錄了當時瓊州的社會治安。(記者陳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