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劉慈欣代表中國人在幻想世界裏能走出的最遠距離

時間:2015-09-07 09:32   來源:光明日報

  科幻被認為是超越國界與語言的文學,它的主題關涉的常常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比如美國作家保羅巴奇加魯皮的雨果獎獲獎作品《發條女孩》,講述氾濫的基因改造生物對全球生態所造成的破壞;中國作家王晉康的華語科幻星雲獎獲獎作品《逃出母宇宙》,描寫人類在面臨宇宙突然收縮的大災難前所展現出的頑強意志,以及創造出的科技奇跡。這或許正是科幻這種類型小説,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擁有大量的讀者的重要原因。

  如此看來,世界科幻應為相互交融的一體。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國每年出版科幻圖書約140種(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其中美國、英國、日本和俄羅斯科幻佔有相當的比例,而中國科幻卻鮮少出現在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讀者的視野中。即使在今天,仍有相當數量的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想像世界的認識停留在《貓城記》(老舍著,我國最早被譯成英文的科幻小説)的時代。

  在電影領域更是如此,美國科幻電影在中國大行其道,我們甚至已經習慣於美國英雄在幻想的世界一次次拯救世界,而我們至今仍未有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科幻片。

  好在這並非永遠的定格,劉慈欣的出現,讓一切都發生了轉變。

  在劉慈欣的《三體》獲得雨果獎之前,中國科幻與美國科幻差距的討論就已經持續多年,整體的調子算不上樂觀,比較客觀的描述是:中國不乏最頂尖的世界級科幻作家,只是這樣的作家太過稀少;中國科幻與美國科幻的差距是整體規模和産業化程度的差距。《三體》獲獎以及我國原創科幻近年的整體表現驗證了這一判斷。劉慈欣在他的隨筆集《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中坦言,優秀的科幻小説猶如金字塔的塔尖,但塔尖離開了塔身便失去了意義。《三體》無疑屬於中國科幻金字塔的尖頂部分,但整個金字塔卻顯得過於瘦弱:我們目前的核心創作隊伍不會超過50人,每年科幻小説發表量不足200篇;我們培養新人的科幻雜誌目前只剩下了《科幻世界》一家。

  中國科幻的未來之路註定會非常漫長,獲得一次雨果獎也許並不能一下子對現狀有太多改變。但最起碼,它提振了科幻創作者和相關産業工作者的信心:《三體》電影獲得2億元的追加投資,不少出版社又開始制定新的科幻出版規劃。從長遠看,這種推動一定會産生積極的作用。此外,《三體》獲得雨果獎並在美國熱銷,有效地改變了中文科幻與英文科幻長期以來單向交流的局面,不僅增加了中國科幻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對我國的文化輸出戰略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我國科幻在1980年代的熱潮中有“四大天王”之説,用以指代鄭文光、葉永烈等老一代科幻作家中的傑出代表。始於1991年的最新一次科幻熱潮中,也有類似的提法,指的是王晉康、劉慈欣、韓松和何夕四位最受讀者歡迎的新一代科幻作家。更新的一代中,也有陳楸帆、寶樹、張冉等佳作不斷,表現不俗者,因此有一個問題,我們必須做出回答:為什麼是劉慈欣取得了這樣的成功?這個問題也許有很多答案,但筆者認為最核心的有三條:

  第一,劉慈欣的科幻,特別是《三體》代表了中國人在幻想的世界裏能走出的最遠距離。1991年之前我們的科幻多以技術發明為主,1991年後,展現某項技術對現實的影響的作品大幅增加,但整體而言,中國科幻缺乏對全新未來世界的構造。劉慈欣的科幻大氣磅薄、富有激情,奇絕的想像震撼人心,構建出了中國式的未來或宇宙圖景,其中更包含著中國關切。中國的讀者對這樣的圖景充滿期待,其他國家的讀者同樣對這樣的圖景充滿期待。

  第二,劉慈欣的科幻不僅空靈奇絕,更有堅實的現實之根。他作品中的人物在宏大的宇宙事件面前所做出的抉擇,超脫現實卻又真實可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中國太陽》。在這個短篇中,作者描寫了一個名叫水娃的農村娃,從嚮往城市的燈火到走進城市,再到成為太空清潔工,直到駕駛“中國太陽”駛向宇宙深處,誰能説這不是最現實的中國夢?

  第三,劉慈欣對科幻創作始終保持著虔誠的心態。他不習慣於自稱作家,而總是稱自己為科幻迷,稱最幸福的事就是為科幻迷寫作。當下中國,不僅僅限于科幻,整個文學界都能感受到一種浮躁之氣。只有靜下心來,保持純凈的夢想之心,才能創作出真正具有文學價值、能夠留存後世的佳作。

  (作者姚海軍為《科幻世界》副總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