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構建“中原經濟區”

時間:2011-02-28 15:40   來源:河南日報

  (一)發展持續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產生新的飛躍。

  當前,“中原經濟區”的宏大構想已成為幹部群眾、眾多媒體、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引起方方面面的強烈共鳴。

  港澳深地區閩籍企業家訪豫簽約項目341個、簽約額1462億元,富士康、萬達等重量級企業布局河南,投資150億元的中石化煤化一體化項目落戶中原,11個國家部委、34家央企與我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一連串大的舉動,引起了省內外、海內外有識之士的高度關注。

  (二)逐鹿中原,檢視河南,其在中國發展戰略格局中的獨特價值日益凸顯;鶴鳴九皋,聲聞于天,“中原經濟區”正漸次清晰,綻放出動人的光彩,釋放出巨大的魅力。

  何謂“中原”?從一般地理概念上說,“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山東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等。中原不只包括河南,但在世人心目中,河南最能代表中原。

  何謂“中原經濟區”?簡單地說,就是指以河南省為主體,以經濟為主幹,包括周邊若幹區域,涵蓋經濟、文化、社會等重要領域,具有鮮明特點、獨特優勢,經濟相聯、使命相近,又相對獨立于其他經濟區的區域經濟綜合體。

  無論從歷史演進角度,還是從現實經濟聯係的實際看,“中原經濟區”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這個經濟區域地處中國的心臟腹地,與“環渤海”、“長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經濟區遙相呼應。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並推動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關乎上億人的福祉,關乎中部崛起的大局,是統籌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大手筆,更是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呼喚。

  放眼中國經濟版圖,區域經濟的勃興成為新一輪發展的最大亮點。僅2009年,就有關中——天水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等12個區域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數量多于歷年之和,一時間,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河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地位舉足輕重,在國家“十二五”規劃謀篇布局大背景下,河南的區位、樞紐、人口、文化、農業、資源、基礎設施、發展潛力等優勢將進一步顯現,“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應運而生,方略漸成。

  應天時,秉地利,聚人和,構建“中原經濟區”正逢其時

  (三)加快構建國家級層面的“中原經濟區”,天時、地利、人和,主要條件俱全,基本要素俱備。中原崛起正當時,河南發展乘東風。

分享到:
編輯:吳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