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時間:2011-02-28 15:31   來源:河南日報

  (一)許多看似復雜的事情,蘊含的道理往往很簡單。

  中原經濟區浩大磅薄,立意卻大道至簡——發展為了人民,發展必須依靠人民。

  (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縱觀古今,放眼世界,每一個朝代的興衰、每一個政權的更替,無不與民心向背息息相關。上世紀末,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蘇共的垮臺,歷歷在目。

  (三)歷史是人民書寫的,財富是人民創造的。

  90年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帶領人民群眾乘風破浪、不斷前進的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人民始終是黨的執政基礎。

  30年改革開放,億萬人民始終是推動中原大地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根本力量。沒有億萬人民埋頭苦幹,河南就不會成為今天的經濟大省、新興的工業大省、有影響的文化大省。

  今天,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大幕已經拉開,推動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我們依然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形成浩浩蕩蕩的建設大軍。

  (四)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的立黨之本、發展之源、宗旨所在。

  毛澤東思想的主旨是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理論的本質是什麼?讓人民都富裕起來。“三個代表”代表的是什麼?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是什麼?堅持以人為本。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決定了我們所有工作的立足點、出發點和落腳點,歸根結底一句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五)人民利益比天大。各級領導幹部就要“把官帽子看得輕一點,把為民負責看得重一點”。在轉變發展方式、建設中原經濟區的今天,省委書記盧展工的這番話,質樸實在,發人深省。

  (六)能否擺正官與民的關係,是檢驗一名領導幹部稱職與否的試金石。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吃虧吃虧多吃虧,吃虧吃得眾心歸;吃得你人格閃光輝!”

  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不同時代的民意閒談,反映了在老百姓眼中一名“好官”的基本標準:民悅則取之,民不悅則不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這樣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下、名氣大小,群眾都會記住他;這樣的領導,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贏得百姓的擁護。

分享到:
編輯:吳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