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超預期推升降息呼聲

時間:2012-05-29 09: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下調利率有利降低企業成本,需增加宏觀經濟政策彈性。

  近日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加速下滑。5月匯豐PMI指數初始值再度回落至48.7,信貸增速疲軟、進出口因歐債危機影響持續下滑,同時外匯佔款出現年內首降,種種跡象均表明經濟下行的累積風險持續上升。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於央行進一步降準,甚至降息的呼聲日漸升高。

  “4月份的數據相繼出爐之後,顯現出中國經濟在加速下滑,如果這種勢頭一旦向下,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都不會反彈。現在,整個貸款數據增長乏力,這一方面是由於供給的原因,銀行間市場的拆借利率也比較穩定,水準不是很高,所以,一部分因素是由於貸款的需求不旺。在這種情況下,央行如果調整利率,會起到直接刺激的作用,讓利於企業。"西班牙對外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夏樂在2012中國金融論壇上表示。

  而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反駁了夏樂的觀點,他説:"我們認為,對於全年來説,中國經濟恐怕還能維持在8%以上的增長,很可能這個季度觸底,那麼中國經濟從這個季度以後會呈現出再次回升的態勢。”

  曹遠征分析,央行暫時不會降息,4月央行指標,反映出流動性偏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銀行存款下降,另一方面是從去年四季度,外匯佔款大幅下降,存款準備金率仍將下調兩次,但這不是貨幣政策的轉向,是增強商業銀行流動性。

  “三駕馬車”同時下滑

  5月份匯豐PMI初值為48.7,不僅較4月份的終值49.3有所回落,而且創下了年內各月的新低。業內專家紛紛表示,PMI的回落説明當前我國經濟滑坡的風險正在增加,考慮到現在刺激經濟的政策力度還比較有限,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下調利率。

  與此同時,“三駕馬車”全面下行,均超出機構預期。據統計局數據,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0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1%,比3月下行1.1個百分點,前4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2%,增速較1-3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外貿數據中,進口和出口增速都沒有過5%,進口增速更落至0.3%的零增長邊緣。

  其他經濟指標也與投資、出口和消費數據互相印證。4月PPI連續第二個月呈現負增長態勢,同比下降0.7%,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比3月份大幅回落2.6個百分點。

  申銀萬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在2012中國金融論壇中表示認同夏樂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經濟下滑是必然的,不是政策引發的,而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客觀條件導致的,中國進入了10年一週期的經濟調整。”楊成長闡述了經濟下滑原因有4點,“首先是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農民工收入很多在2000元到3000元,加上4險,有的每人平均達到3000元到4000元。人力成本上升的同時,又處於全球的金融動蕩的特殊時期,因此導致貿易趨勢性下滑,這個局面難以短期改變。”

  “其次,中國過去經濟很大的是依靠流動性,以信貸來推動,而今年以來,商業銀行貸款增速低於預期,證明中國銀行流動性不像過去那麼充裕,源頭的兩端居民儲蓄率和社會儲蓄率均出現下滑。此外,中國銀行資産規模超過100萬億,今年數據顯示,中國商業銀行資産規模超過美國,而另一方面,我國實體經濟總量只是美國的30%-40%,中國的銀行資産規模和實體經濟比例是全球大國中是最高之一,這也證明銀行資産不能瘋狂增長。”

  “第三,房地産下滑對經濟下拉作用正在加強,4月投資下降的不多,而房地産投資下滑了10萬億,後期還會繼續下滑。”楊成長認為,中國不需要每年增加10多億平方米的房子,我國的住房自有率是全世界最高,家庭資産中住房資産超過90%,中國房地産的供有量和需求沒有太大的關係,與政策也沒有關係。

  “此外,基礎設施投資也在回落,中國東部省份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飽和度,東部省份在過去投資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東部基礎設施的回落,基礎設施回落是必然的。以上因素必然導致中國經濟回落。”楊成長如是表示。

  但是對於經濟回落,楊成長認為,政府既要敢於又不應該干預得過多,經濟回落速度太快,是因為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同時下滑,而消費和進出口政府能夠干預得不多,只能在投資上干預,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外在動力都有很大的改變,所以經濟增速下滑是肯定的。

  放寬政策呼聲不斷

  經濟的下滑也使得市場對於管理層出臺新的經濟刺激政策的預期有所放大。國務院近日將“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穩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包括房地産投資和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經濟增長持續較快回落已經成為當前最大的問題,因此當務之急要穩增長,通過穩住投資和需求下降的態勢來阻止經濟增速持續回落。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日前指出,三駕馬車中,在投資方面,中長期信貸增長乏力表明企業對於未來增長的信心不大。

  “就貨幣政策而言,為保證經濟增長,價格型工具比數量型工具更有效。”建設銀行宏觀經濟研究員趙慶明分析,“我做過一個測算,如果單邊降低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全社會年融資成本將下降大約2000億元。在銀行經營情況比較好的背景下,適當降息給企業讓利是可行的。”

  “適當的政策放鬆是有必要的,今年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兩次,除此之外,我們認為可能需要在利率上進行調整。”夏樂也認為,有一些企業認為利率過高,投資無利可圖,如果利率調整之後,企業可能會增加投資。

  “一方面大量缺錢的小微企業嗷嗷待哺,大型企業不願增加貸款;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有錢貸不出去。其中的原因是,小微企業普遍不符合商業銀行的貸款標準,有資格貸款的大型企業則嫌貸款成本過高。在這樣的背景下,降準對實體經濟顯然沒有實質性幫助。惟有降息,才能真正降低企業的成本,才能發揮貨幣支援實體經濟的作用。”業內專家如是表示。

  曹遠征則認為,結構調整需要改革,而改革正在進行中,除了利率變動意外,水價、電價等資源價格都在進行調整,從未來經濟看,現在需要增加宏觀經濟政策的彈性,而改革就是彈性,特別是金融方面的變化,改善信貸結構中,最重要的就是小微企業。

  也有專家表示,今年以來企業中長期信貸需求萎縮,也從一定程度顯示出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的減弱。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表示,自2010年年初以來,作為衡量投資意願重要指標的企業中長期貸款規模一直處在下降趨勢中。今年4月份短期信貸和票據佔比上升至68%,而企業的中長期信貸佔比更是萎縮至20%以下,去年同期將近50%。(郭釔杉)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