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指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央強調“穩增長”,是與當前全球經濟長期難以提振,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也越來越大有直接關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近期出臺的措施中,減稅、擴內需、向民資開放更多準入領域等帶有轉型和調結構意味的政策被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可見中央在強調“穩增長”的同時,並沒有忽視“調結構”,“穩增長”和“調結構”是雙策並舉。
穩增長為何升格
中國把“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當前經濟形勢呈現明顯下滑趨勢是直接原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劇錦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根據過去的經驗,第一季度經濟增速低一點是可以容忍的,通常在第二季度會逐步走高。現在第二季度我國經濟卻還未見起色,這將會對全年的增長目標造成影響。因此,目前強調穩增長對於實現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是必要的、及時的。此外,從國際經濟形勢來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果經濟持續下滑,也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復蘇。”
有專家進一步指出,如果經濟不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增長,不僅會影響到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公共福利,而且還會影響到公民就業、收入等。儘管今年有意放緩經濟增速以調結構,但主動放緩經濟增速與各種複雜因素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完全是兩回事。因此,應理性看待“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調結構不會受到弱化
業內人士強調,今年的“穩增長”與往年有所不同,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要調整經濟結構,還要控制通脹預期,調控的“度”頗難把握,實現預期目標困難很大。關鍵是要把“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更好結合起來,繼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堅定不移節能減排等,以達到高品質地“穩增長”的目標。
劇錦文説,調整經濟結構是中國的中長期戰略目標。在今年兩會上,我們將2012年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7.6%,目的就在於為調結構創造一個更有利的外部環境。所以,從根本上説,穩增長與調結構並不矛盾。而且,溫總理在強調穩增長時,同時也指出要繼續實施經濟結構的調整。從理論上講,經濟結構趨向合理是有助於經濟保持較快的增長的,兩者並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
經濟學博士劉彬認為,應該認清中國經濟的發展環境,不能用短線思維解決長期問題。首先,經濟高增長已不可持續。中國經濟未來維持增長的主要路徑只有消費,而消費增長又需要漫長過程。其次是全球經濟再平衡需要結構調整。人們應該明白,堅持結構調整是走出危機的根本方法,刺激政策只能救一時之急,卻無法消除長期之痛。
雙輪驅動並不相左
當前形勢下如何才能做到既穩增長又調結構?
劇錦文認為,既保持一個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又能促進經濟結構的逐步調整,這是我們最希望達到的理想目標。在現實中,如果各取極端有可能出現兩者的偏離,所以政策設計是必要的。
他建議:首先,通過擴大投資規模刺激經濟增長,而在投資的方向上,要體現調結構的意圖。第二,通過貨幣信貸政策鼓勵那些有市場前景、符合産業發展方向、技術創新活躍産業的發展;此外,要依據我國目前正處於城鎮化中後期的特點,鼓勵房地産、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産業的發展。第三,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儘快出臺並完善相關産業準入政策,讓民間資本能夠自願而順暢地進入金融、鐵路、民航、電信、石油、公用事業等壟斷性産業領域,並讓他們的投資能夠獲得正常利潤。第四,刺激消費。就目前的社會財富分配狀態看,個人的貨幣資金佔有很大比例,如果我們的政策有助於刺激消費,就會使廣大民眾手中的資金進入流通,這對於保增長,發展更為合理的消費導向型産業結構具有長遠意義。第五,擴大進出口。開拓新興市場十分必要。同時,適當擴大進口,尤其是高技術産品、符合我國消費者口味的消費品的進口,同樣有助於調結構,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為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提供更為寬鬆的運用空間。
專家還特別指出,目前,政府不應該因為要穩增長,就放鬆甚至結束針對房地産行業的宏觀調控。如果這樣,中國的房價可能重演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的全面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