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昨天新華社報道,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工作委員會對海口、三亞、文昌、瓊海等8個市縣房地産開發建設情況的調查顯示,有些小區平時入住率不到2%,多數小區平時入住率不到20%,最高峰時僅為40%—60%。近兩周,央視對京津等地的住房空置問題也進行了一系列調查與報道,調查顯示一些北京衛星城入住率低,有的樓盤40%的住房沒有入住。
此外據昨天《廣州日報》報道,針對媒體的調查和一些網民的自發調查,有房企老總通知高管及相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要求迅速採取對策,如對一些空置房補裝照明設施並簡單裝修,定時保持照明,避免給人空置房的“印象”。
通過媒體的調查報道,民眾對住房空置率的認識越來越清楚,也該獲得許多有意義的啟示。
首先來看中國住房空置率,儘管房地産利益的局中人從技術條件上否認所謂“國家電網版住房空置率”,並利用國家統計局的“模糊數據”為“無泡沫論”撐腰。但幾家媒體對空置率做的調查卻是從現實中來的,與現實生活相符合,更能説明空置率到底是怎麼回事。
從國家統計指標來看,中國的住房空置率界定跟別國有所不同,僅指房地産開發商手中一年以上沒有出售的住房。試想,在採取住房預售制度及利用銀行資金或政府優惠政策全面爆炒的情況下,哪會有空置呢?近幾年房地産市場上只發生過開發商捂盤惜售,住房絕不會空置在開發商手中。
不過,住房卻可空置在投機炒作者手上,而這種持有住房空置率在國家統計局那裏是沒有概念的。既然在國家統計局那裏沒有這個概念,那這種持有空置率就不存在。於是,從“本本”中來,到“本本”中去,統計局的東西當然就無法對現實經濟生活做出合理解釋。
幾家媒體近期的住房空置調查,範圍雖有限,卻傳遞了許多重要的資訊。
一是投機炒作嚴重。如果政府不能夠對房地産過度的投機炒作進行嚴厲打擊,那對中國經濟與社會會後患無窮。
二是持有住房空置率如此之高,且盛行多年,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的認知相對於現實樓市的發展顯得落後。如認為國內房價僅是部分地方上漲過快、購買一套住房只會消費而不投資等。如果住房的投機炒作降不下來,那住房空置率要想降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增加供給到無限量,也是如此,只不過讓這些增加供給轉化成了投機炒作者手中的持有住房空置率。
三是媒體的調查表明,政府房地産政策存在本本主義。由於政府統計指標中沒有持有住房空置率,那巨量的住房空置便沒法納入政府房地産宏觀調控的政策中。好在國十條的政策第一次對此問題有所涉及,但是在一些利益部門干擾下,國十條推出了三個多月,其有操作性的細化政策到目前仍無法出臺。
四是如此重要且需要公開透明的資訊應該很容易從政府職能部門查詢獲得,但是為什麼政府職能部門會不知道?這裡既有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對市場的認知問題,也有他們涉嫌化公權力為私利的問題。比如一些部門的人常常在各種名目的房地産行業“會”上,“預測”房價上漲。
這次媒體對住房空置率的調查,以另一種方式傳遞了一個資訊:空置率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空置資訊的獲取並沒有困難到無法獲得的程度,能不能查出來就看有沒有作為。其中中央電視臺的調查報道就體現了電視媒體為大眾服務的責任。但願我們國家媒體在這場房地産市場激烈的利益博弈中,更多地站在國家及民眾利益的立場上,對國內房地産市場的現象做更多合理的可信的解釋。(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