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數據  > 正文

臺灣6月PMI為53.6% 擴張趨緩(2013.07.02)

2013-07-04 09: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記者 劉舒淩 路梅)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公佈,6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3.6%,已連續四個月呈現擴張,但擴張速度趨緩。

  在當天于臺北舉辦的“2013年上半年PMI走勢暨總體情勢剖析座談會”中,中華經濟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解讀,上述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景氣逐漸復蘇中”,但力道緩和。

  這項由中經院和臺灣“經濟建設委員會”主辦的調查還顯示,6月份PMI較5月份下跌1.7個百分點。具體5項構成指標,除“人力雇用數量”(56.6)呈現擴張腳步加快外,“新增訂單”(51.4)、“生産數量”(55.5)、“供貨商交貨時間”(50.1)與“原物料存貨”(54.3)指數擴張均趨緩。

  依産業別統計,6月份PMI除“基礎原物料”(44.7%)連續2個月呈現緊縮,其餘“食品暨紡織”(57.0%)、“電子暨光學”(56.3%)、“交通工具”(55.0%)、“化學暨生技醫療”(54.8%)與“電力暨機械設備”(53.9%)五大産業仍呈現擴張。

  分析週邊經濟情勢,吳中書指出,中國大陸6月PMI指數滑落,顯示內需趨緩,對臺灣將有所衝擊;歐美經濟能否恢復動能,則是臺灣下半年經濟表現的最大變數。

  基於此,吳中書估計:“今年臺灣經濟增長率介於2%到3%之間”。

  就近日引起臺灣內部爭論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吳中書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服貿協議是“踏腳石”,有助臺灣進一步與世界經濟整合。他説,服務業佔臺灣GDP近七成。在服務業領域採取較開放的角度,提升相關制度規章跟競爭力,對臺灣長期發展非常重要。

  中經院發佈的臺灣PMI係由“經建會”委託進行,自2012年11月開始正式發佈。該指數以50%為分水嶺,高於50%表示製造業正逐漸擴張,景氣樂觀,低於50%則代表製造業成長逐漸減緩,指數過低更代表景氣有衰退的危機。

[責任編輯:孟雅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