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數據  > 正文

薪水少物價漲 臺灣九成七上班族嘆生活痛苦(2012.05.31)

2012-06-01 13: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4月份臺灣地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1.44%,加上油電價格雙漲,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7%受訪者對目前生活感覺痛苦,平均痛苦指數達68.03分,已屬“痛苦”等級。

  據1111人力銀行31日公佈的調查結果,54%上班族已超過3年薪資“凍漲”, 而企業主調查也有71%廠商今年上半年“完全沒有調薪計劃”;受訪上班族直言目前生活上最痛苦的原因,首推“薪水太少加上薪資凍漲”(64.97%)。

  另外,近期島內物價高漲,包括蔬菜、燃氣、成衣等價格居於相對高檔,通貨膨脹趨勢未停,加上油電雙漲帶動民生消費預期也會跟著上漲,使得“油價/電價/物價上漲”(59.87%)高居上班族痛苦來源的第二位。

  根據地産顧問公司調查,臺灣5年來房價漲幅達30.1%,成為全球十大房市漲幅第六高的地區,對於上班族來説,可能要超過20年不吃不喝才有足夠的錢買屋,這也讓“房價飆漲”(35.67%)成為上班族痛苦來源第三名。

  現今就業市場競爭激烈,上班族工時拉長、壓力變大,過勞陰影壟罩職場,因而“責任制工時長/工作壓力大”(26.75%)成為上班族痛苦原因第四名。

  隨著企業非典型雇用比例大幅攀升,穩定就業者亦要擔心裁員風暴來襲,得面臨重復找工作的輪迴,使得“失業率高/工作難找”(25.48%)成為上班族的痛苦主因之一。

  而臺灣居民平均壽命不斷拉長,加上少子化影響,人口結構漸呈“倒三角形”,“擔心退休金不夠用”(21.66%)也成了上班族的壓力及痛苦來源。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指出,上班族痛苦來源前幾名,仍以收入低、物價高佔比最多,“錢不夠用”已成為臺灣上班族深感痛苦的最大癥結。

  若對受訪者從事的行業交叉分析,平均起薪最低的“民生/服務”業,痛苦指數高居十大産業之冠,工時長、壓力大的“資訊/科技業”次之。而最不痛苦的産業,則以工作內容相對穩定的“傳産/製造”、“貿易/流通”業為主。

  這份“上班族生活痛苦指數”調查,是由1111人力銀行于5月15日到5月29日期間,以電郵方式寄送問卷,總計回收有效樣本1134份。

[責任編輯:郭瑩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