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交流數據  > 正文

閩臺産業合作高位增長 進入“深耕厚植”階段(2013.01.03)

2013-01-04 08:4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日前從福建省外經貿廳了解到,2012年1至11月,福建省合同利用臺資16.9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兩岸業界人士認為,2012年福建利用臺資高位增長,顯示閩臺産業合作深化,進入“深耕厚植”階段,一個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閩臺産業對接格局正加速形成。

  2012年11月中旬,在福建武夷山舉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來自兩岸的570余家參展企業和2000多家採購商熱絡對接,積極需找合作機會,共謀“後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時代的商機。

  東道主武夷山市市長徐春暉表示,茶博會為兩岸茶産業帶來了更多合作商機。他説:“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希望打造兩岸永不落幕的茶業交流的博覽會,並且通過這個博覽會我們還要打造、延伸整個茶業的産業鏈。”

  與此同時,福建的其他地市也在積極借助茶博會這類對臺合作平臺,延伸合作範圍,優化産業結構。2012年11月上旬在福建三明市舉辦的第八屆兩岸林業博覽會上,來自臺灣的中小企業總會組團帶來了十余家企業,尋找大陸合作夥伴、共同拓展更廣闊市場。據主辦方統計,至該屆林博會閉幕時,簽訂臺資項目18項、總投資2.3億美元。

  除林博會、茶博會之外,每年閩臺經貿交流的多個平臺密集登場,成果豐碩,如海峽旅遊博覽會、海峽兩岸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以及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等。

  業內人士分析,這顯示一個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閩臺産業對接格局正在進一步形成,從勞動密集型向機械製造、精密儀器、石化等技術、資本密集型産業發展,步步深化;從製造業向農林業、金融服務業、文創産業等領域拓展,全面開花。

  福建省外經貿廳數據顯示,目前福建利用臺資規模居大陸前三位,累計吸引臺資200多億美元,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臺企已有763家。2012年前9個月福建利用臺資高位增長,全省新批臺資項目336項,合同金額13.3億美元,同比增長20.7%。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臺灣優勢産業在福建“落地生根”,閩臺産業合作的“深耕厚植”時期已經來臨。目前,福建沿海已初步形成以電子資訊、機械裝備、石油化工等先進製造業為主的臺商投資集聚地,四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成為兩岸産業對接的集中示範區,其他各類園區也成為閩臺産業對接的重要載體,並形成各具特色的産業集群。這些載體平臺的日漸成熟,標誌著閩臺産業合作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正在顯現。(陳旺、付敏)

[責任編輯:郭瑩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