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兩岸兩會第十次會談在臺北登場將簽署兩項協議(2014.02.27)

2014-02-27 15:1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4年2月27日上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在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兩會恢復協商以來的第十次領導人會談。

  陳德銘在致辭時說,2008年以來,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共創雙贏的兩岸民意,推動著兩會制度化協商不斷前進。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舉行了9次領導人會談,並簽署了19項協議,達成一係列共識和共同意見。這19項協議,就是在海峽兩岸之間鋪設的19條黃金通道,有力推動了兩岸經濟、社會、民生等諸多領域的交流交往與合作。

  他說,在今天的會談中,將重點討論並簽署《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和《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兩項協議。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命運相依,又同屬氣象、地震災害多發地區,更應該建立密切的合作機制,攜手並肩,監測並防范氣象、地震災害,維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陳德銘表示,只要我們秉持誠意、互釋善意、相向而行,一定能夠不斷拓展兩會制度化協商的廣闊空間、不斷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林中森在致辭時表示,兩岸能夠重啟協商,以及幾年來兩岸關係的正面和良性發展,均是建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這是兩岸制度化協商和互動往來的關鍵核心。6年來,兩會協商豐碩的成果,為兩岸民眾帶來福祉,刺激兩岸經濟、社會繁榮發展,雙方應共同珍惜得來不易的成果。

  他說,這次會談將簽署兩項協議。氣象合作方面,通過合作聯係管道,雙方可更精確掌握兩岸天氣係統的資訊;地震監測合作,有助于更精確監測及掌握兩岸地震活動的資訊,提升雙方地震監測的能力。兩項協議的簽署,有助保障兩岸民眾財產和生命的安全,具體落實了以人民為核心的兩岸關係願景。

  兩會領導人預定于27日下午簽署《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及《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

[責任編輯:鄧鴻偉]

相關新聞